更是從一根樹枝比幾根樹枝容易折斷受到啟示,就把幾根樹枝絞合搓撚成繩子了,用它捆野獸、縛牢茅草屋、做腰帶係住草裙。
從此人族有衣可穿,人類的生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緇衣氏。
弇茲結繩,發明了最初的記事法,為原始時期文字符號的發明者。
在遠古的時候,人們總結了不少生產勞動知識。
但是沒有文字隻能靠口頭傳承,容易遺失。
終於,有一位聖人根據在繩子上打結的多少,來表示所捆物品的重要;事大便大結其繩,事小就小結其繩。
她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最後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或所涉數量的不同結係出不同的繩結。
從此學會了結繩記事,人們稱這位聖人為弇茲氏。
伏羲氏,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原始時期城鎮組織的發明者。
伏羲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
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人們稱這位聖人為伏羲氏。
女媧氏,製樂立媒,是原始時期家庭組織的發明者。
女媧製造了笙簧瑟塤等樂器,替人們建立了婚姻製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
女媧摶土造窯抵禦風寒,煉石補缺治理洪水,普及了鍋鼎爐灶,管理了家庭組織,傳承了易經知識,人們稱這位聖人為女媧氏。
畫麵不斷變幻,一位位偉大的故土先賢從中湧現。
之後,神龍負圖出洛水,彩鳳銜書碧雲裡。
伏羲始創先天八卦,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時期,也奠定了傳承不朽,被後世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的基礎。
因命風後演成文,遁甲奇門從此始。
軒轅黃帝得到龍甲河圖,經九天玄女指點,開始了文明的創作,又得風後於海隅,拜他為相,風後把他運用的兵法上,演化為遁甲孤虛術十三篇。
製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立市廛,首辟市場、治麻為布,民著衣裳、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嘗百草,首注醫經......
首鑄兵器,戰功赫赫,兵主蚩尤,戰爭之神,名垂千古不朽。
逐鹿之戰後,原始文明開始自兩河向外擴散、傳播。
倉頡造字,文明最初的文字出現......
誇父逐日、後羿射日,刑天舞乾戚,猛誌固常在......
堯舜禪讓,大禹治水,建立夏朝,傳承不絕。
夏商周春秋戰亂,紛爭不休,卻也有百家爭鳴,諸聖著書立學,哲學的思考開始廣泛傳播。
道家、儒家、墨家、陰陽鬼穀、名家詭辯、法家森嚴...
諸聖治世,留下千萬年不滅的名篇。
之後,長達數百年的戰爭過後,第一個大一統皇朝出現。
奮六世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功蓋三皇,德高五帝,乃稱始皇。
此後,大一統的理念被深深刻在了民族的血脈靈魂之中,貫穿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