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尺布綢為美,幾行散詩為美,幾串音符為美——歡迎來到【美】之讚譽一文不值的年代!庸俗,無奈,悲哀!」——《銀河潮流指南》主編米舍利娜·馮·塔倫蒂諾。
自愛莉希雅於瑪瑙世界梅露絲坦因升維成就「純美」命途之主後,寰宇生靈對於美的讚譽越發誇張了起來。
生命們對於命途的理解似乎隻浮於表麵,而忽略了「純美」的內核。
表象聲色,穿著打扮,音符詩歌,動聽的、悅目的、美味的...
流於表象,浮誇、悲哀。
縱有清醒之人逐漸踏上「純美」這一命途,理解了其內核。
但在舉世皆濁的當下,仿佛清醒也成為了罪過。
有情眾生向來隻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恒的。
“要加以製止嗎?”
“或者,需要我親自出麵,告訴世人「純美」的內核?”
愛莉希雅與啟同行了一些年,跟著祂接觸了「秩序」和「同諧」,也在一路上見證啟種下不同的文明之火。
隨著時間的流逝,「純美」這條命途被開辟出來的也過去了一段時間。
自然的,愛莉希雅也見到了,世人對於美的不同看法。
“不必去理會,說不好此刻你出麵去說明,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啟帶著愛莉希雅隱匿於虛空之中,望著下方逐漸開始興起的文明,記不清已經是第幾個了。
《啟示錄》上的文字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
自然的,啟的命途之下能夠囊括的事物也越來越多。
逐漸的便產生了一種,就好像是在補充自身傳說度,完善自己的設定與概念一樣。
隨著傳說度越發完善,自然的概念也就更加強大了起來。
“這麼多年下來,你也應當知曉。”
“生靈隻會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哪怕告訴他答案的那個人,是所謂的神明。”
“當執著於表象聲色之美的人占據了大部分的時候,若是你這個時候出現告訴他們這不是所謂的「純美」。”
“說不好,你這個「純美」命途之主會被世人貶為異端。”
《啟示錄》上又再次收錄了一個新的文明。
再算上扉頁之上,歡愉、存護、純美、秩序以及同諧五位星神的名諱。
目前來看,可以說是相當強大了。
“那就什麼都不去做麼?”
愛莉希雅歪著頭,從啟的手上拿過《啟示錄》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就像是在看不同世界發生的故事一樣。
“眼下不是已經有人,明晰了「純美」的內核,踏上了這條命途了麼?”
“相信未來這些人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多,他們自然會幫你宣揚什麼才是真正的「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