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柏民叔的父親會煉鐵,他學了不少本領,就讓他為你冶鐵。”提及冶煉的師傅,陳柏軒對陳浩嵐說道,“三兒,你去將你柏民叔叫來,就說有好事給他。”
陳浩嵐就提著燈籠前往陳柏民家尋人。
“那族中可有懂燒灰之人?”陳玉華還要燒製水泥,同樣需要有人負責。
雖說燒石灰與燒水泥差異頗大,但他所需的僅是一位具備一定燒製經驗的老師傅。
陳柏軒點頭,“自然是有的,還有燒炭的,都有!咱們當年尚在大陽山裡時,任何物件都需自行打造,大多數類彆的工匠都有。”
陳玉華聞之大喜過望。他未曾料到陳氏宗族竟是一個寶藏宗族,隻是他對於為何未見有人以工匠為業謀生感到疑惑。
陳柏軒解釋道:“宗族遷徙至此地後,所有族人皆獲一筆安家費,又分得田地,便無人再從事往昔的營生。況且到了此地,他們原先的手藝也無用武之地。”
“原來如此!這些人我都是我需要的,大伯能否將他們都請來,隻要他們願意聽從我的安排做事,我會給予他們高額報酬。”
對於陳玉華的請求,陳柏軒都支持,又派遣陳明清和陳明傑出去尋人。
過了片刻,堂屋裡便座無虛席,後來者都是身懷手藝之人。
陳玉華喜不自禁。他雖懂得技術,卻也隻是從書裡看到的,想要將其轉化為真正的技術,就需相關人才去實踐。
經過一番交流,陳玉華已對這些工匠有了大致的了解,便起身對眾人說道:“諸位若願意,我每月給予三兩銀子,一旦將我交付給你們的活計做好,每月至少可得五兩銀子,做得越出色,月俸越高。現今諸位表個態,願否隨我做事!”
聽聞陳玉華給出如此高額的工錢,連陳明清兄弟三人都想說願意,何況是這些已被生活重壓所迫之人?眾人自然紛紛表示願意。
將近晚上八點,陳玉華才從族長家中離開。
至於其他具體事宜,族長自會與族老們商議,也會安排妥當,他無需費心。
這便是有宗族作為後盾的優勢。
回到家中時,天色已暗,西廂房卻燈火輝煌,太陽能節能燈將工坊照得亮如白晝。
陳二柱他們帶著幾個新夥計教授如何和麵和發酵,為明日烤製麵包做準備。
陳玉華將五個徒弟召集至客廳開會。
六個人在沙發上坐好,陳玉華開口說道:“我後天要前往大陽山宗族舊地一趟,準備開采鐵礦冶鐵,還要燒製一種稱作水泥的材料。屆時需要族裡的鄉勇去看守那些產業,你們明日去找鄉勇,願意去的人將由你們帶領並負責訓練。”
五人聞聽此言心中大驚,他們皆知族中的鐵礦已賣給縣衙,而如今師父卻要去開采那裡的鐵礦並冶煉成鐵,還要召集鄉勇看守,這豈不是擺明要與縣衙對抗強占鐵礦嗎?
陳玉華見他們幾人欲言又止的模樣,便知曉他們的心思,遂拿出鐵礦地契給他們看。
“這是我今日買回來的,雖因為一些原因不可張揚出去,但也無人能以正當理由阻攔我們開采鐵礦。”
看到鐵礦地契,陳二柱他們這才如釋重負。
他們拜陳玉華為師,那六人的組合便是利益共同體。他們相信師父不會害他們,但見到地契自然更為安心。
“師父,我也想隨您前往大陽山。”陳二柱道出自己的想法,“當掌櫃太過乏味,我想跟隨師父做事。這兩日明海他們所做之事,快把我羨慕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