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敏出去之後,書房裡隻剩下林東一個人,他坐在書桌前,陷入了對tVb電視台的規劃中。
目前,東林國際旗下共有七個劇組正在開機,平均每個劇組大概四十天左右可以拍一部電影。
由於缺乏專業人才,拍的電影可以說是一言難儘,即使如此,票房依然可觀。
這七個劇組,有四個組都是從邵氏挖的人,林東也是沒辦法,關於電影方麵的人才,之前是邵氏一家獨大。
邵氏也試圖反抗過,比如起訴背叛的導演,甚至告到了總督府。
結果,結果就是沒有結果,如今的邵氏影業僅僅隻剩三個劇組還在勉強支撐著。
並非這幾個導演不想另謀高就、跳槽到東林國際。
實在是因為他們自身能力有限且品行不端,以至於聲名狼藉,東林國際自然不要。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隻能說是邵氏壓榨的太狠,以前是他們一家獨大,其它電影想要排片不得不跟風。
現在東林國際崛起,他們要是不跟著改變,後果隻能是被這個行業淘汰。
林東可沒有采取強硬逼迫的手段來挖人,他所做的,僅僅是派人將東林國際優厚的工資待遇以及完善的福利待遇告知給那些劇組的工作人員而已。
如此一來,這些人便被輕而易舉地吸引了過來。
就拿拍攝一部電影來說吧,在邵氏工作的話,哪怕是辛苦忙碌整整一個月,作為導演所能拿到手的報酬最多也就是區區一千塊港幣上下罷了。
而且在權力方麵,更是毫無自主性可言,上頭要求怎麼拍就得怎麼拍。
這種過度的束縛簡直完全壓製住了導演們原本應有的才華與創造力。
再看看其他職位,像攝影師、燈光師還有化妝師等等,他們每個月的收入也就在三百至五百港幣這個區間徘徊。
至於演員那就更慘不忍睹了,即便是身為影片主角的演員,其月薪也不過才七八百元港幣而已,至於其他配角的薪資待遇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至於什麼票房分成,更是想都不要想,全部都是拿月薪,沒有提成,沒有獎金,更沒有福利。
最後說說飲食方麵,林東特意抽時間在他們劇組吃午飯的時候去看過。
看到每人隻能領兩個雜糧麵餅子,上麵放了十來根鹹菜,外加一碗蔬菜湯或是麵湯。
這種夥食甚至連香江赤柱監獄裡的犯人都比不了,犯人至少每周能吃一次肉,每天都能分到一個水果。
其實不僅僅是影視行業存在這種情況,其他各類工廠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
當前的社會環境以及物資的嚴重短缺,造就了香江如今的這般局麵。
當然,所謂的物資短缺僅僅局限於普通的窮苦大眾身上。
那些世家豪門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
其實也不單單香江是這樣,英美也不例外,資本主義國家的貧富差距向來如此,也可以說是見怪不怪。
而對於兩世為人的林東來說,他絕對不可能像其他企業一樣從窮苦百姓身上吸血。
在東林國際旗下的各個工作崗位上,無論是劇組工作人員還是其他部門的員工,首要任務就是簽訂勞務合同。
每個人必須都要簽,包括婁小娥這個總經理,權益和責任劃分的很清楚。
勞務合同可不是林東首創,國早在1920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東林國際簽署勞務合同的行為,被香江的雜誌視為模仿。
隻是這個模仿推動了社會的和諧,保護了勞動者的權益,獲得更多的是讚揚,為此還大肆報道過。
鏡頭回到影視業,當劇組正式開拍時,每位員工在拍戲期間能夠拿到多少薪資?沒有戲可拍的時候又能獲得多少最低生活保障費用?
此外還有諸如保險、醫療以及各種各樣的福利待遇,甚至連票房分成等等細節問題,都會在合同裡寫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不僅如此,每當一個劇組開機拍攝,公司還會依據劇組規模的大小來配備相應數量的大巴車和小轎車。
至於一日三餐,則由指定的酒店負責統一配送。
雖說無法做到每餐都是大魚大肉,但可以保證葷素合理搭配以實現營養均衡。
讓大家每頓飯都能吃得飽飽的,這一點還是可以做到的。
東林國際實行的這些舉措,可以說是徹底打破了香江各行各業長久以來所遵循的固有規則。
當然,打破了也就打破了,因為現在的林東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去重新製定新的規則。
從古至今,乃至未來,規則都是由真正的強者來製定並推行的,弱者隻能順從,或者淘汰。
現在的香江,除了那些國際財閥的分公司,可以說是東林國際一家獨大。
各行各業要麼跟著林東的節奏做出改變,要麼隨著東林國際的規模不斷擴大,而被整個行業淘汰。
林東並不知曉,由於邵氏劇組人員的大量流失,他們又缺乏與東林國際抗衡的實力,已經開始向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轉移。
僅剩的兩百多家影院正在尋找買家,無奈,除了邵氏不想賣的東林國際,根本就無人問津。
邵氏影業1958年建立,至今不過四年時間,邵老大自然不甘心就這樣被東林國際吃乾抹淨。
無奈,胳膊擰不過大腿。
明處玩不過,玩陰的他又不敢。
沒看到洪門和13k已經在香江徹底消失了嗎?
洪門還好,大部分被和京盛收編了,少部分高層離開了香江,好在他們在東南亞各國還有不少產業,小日子依然瀟灑。
13k近兩萬精銳可是徹底消失了,是死是活到現在都沒人查到。
要知道這些可不是街頭的矮騾子,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
其它大大小小的社團本來還想掙紮一下,在和京盛一夜之間接連滅掉七個社團之後,剩下有點名望的社團都乖乖的捺了投名狀。
現在的香江,可以說是鷹國佬和林家各占半壁江山。
沒人敢在香江跟林家耍混不吝,就是各國的世家財閥想在香江的分公司站穩腳跟也得先拜林家的碼頭。
比如說香江的石油供應以及各個區加油站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