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今晚休息的好不好,明天最少也是一下午的策馬狂奔,再加上連續三場考試的消耗,衛旭就是再有信心也不敢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跳過沒啥用處的過程,四月十四日晚上,衛旭和其他該來的人員準時抵達了鐵網山,為明天的比武做準備。
“牛大哥,把這個拿上。”五名選手聚齊之後,衛旭把肩膀上扛著的一把重弩遞給了牛奔。
“這是?”牛奔驚訝的看著手中的大殺器。
這是一把牛頭山兵工廠試驗性搞出了的鋼弩,以彈簧鋼為弓胎製作弩臂,弩機、扳機等等都是金屬件,和其他零件一起撞在木質弩身上。
外形上也與傳統強弩不同,類似於現實中的狩獵重弩,帶有手槍式小握把,與弩身一體的平直式槍托,再加上簡易準星照門,人機效能相當好。
優點是整體可控,有利於標準化生產,大規模量產之後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且弩臂的壽命極長,不像古典版那樣易損易壞。
缺點是重量偏大,工藝要求高,光是一個彈簧鋼,目前其實也沒解決大規模量產問題,隻是根據資料,小規模生產了一批。
隻是在生產時,因為對彈簧鋼的強度估計不足,導致生產的弩臂彈力過大,足足接近兩石,根本無法大規模應用。
“彈力大了點,重量也有些偏大,是小弟手底下鐵匠試驗性搞得,想必牛大哥用起來沒什麼問題。
不過這個是私造的,後續問題隻能自己解決了。”衛旭笑著向牛奔解釋道。
“衛兄弟放心,我牛家還是有幾個大匠的,給自己造點東西還是可以,事後報備就行。”牛奔用力拉了拉弓弦,驚喜的說道。
五個人一番交談後,各自找地方熱身,為明天的戰鬥做準備。
這次比武怎麼著也是大順朝與建奴之間百多年來的首次公開正麵交手,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短短一年之後,永正帝再次來到了鐵網山。
問題是就從實際而言,其實這類比武在皇宮就行了,既能顯出重視,還能省掉不少麻煩。
偏偏皇帝陛下就安排在了鐵網山,明顯又是小家子氣發作,想讓天下看看,就在義忠親王自殺的地方,武勳又一次栽跟頭了。
以至於確定的時候,哪怕是文官陣營都反對,理由是“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可惜被永正帝堅決的強行通過了。
順帶一提,因為去年“春獵”的狗屁倒灶,今年再也沒人提過這件事兒,沒什麼意外的話,早已形式化的“春獵”也就到此為止了。
“眾位愛卿,我大順朝以武立國......”看著專門搭建的主席台上,永正帝一本正經的睜著眼睛放屁,衛旭無聊的打著哈欠。
賽前講話嘛,無非就那鳥樣,什麼“賽出風格賽出水平”,什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什麼“點到為止不傷人命”,幾百年也沒啥新鮮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次事情沒這麼大,因此皇後娘娘沒來,永正帝身邊就帶著一個貴妃,而且正好就是淑妃甄氏。
好不容易等到講話完成,衛旭跟著喊了聲“吾皇萬歲”,然後就看她端莊的坐在觀禮台中間,永正帝下首。
兩人時不時還會側身交流一二,看起來很是恩愛,但是衛旭看向這張如花俏顏的時候,想到的總是她在義忠郡王身下婉轉哀鳴的場景。
再抬眼看看,嗯,皇帝的帽子不是綠色的,剛才是自己的錯覺。
把視線轉向了建奴一方,他們這次應該是整個整個使團都來了,加起來足有三十多人,而且個個帶著兵器。
五個看起來很是強力的勇士站在最前麵,一水的金錢鼠尾,除了一人之外都是全身甲胄,隻是看起來並不完全一樣,估計是防護力不同。
看他們站立的順序,正好是近戰、角力、射箭、騎術以及最後的騎射,不同的是他們都扶著自己的戰馬。
衛旭的對手此時的站位正好相對,兩人互望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殺意。
“比武開始!”終於,又等了片刻,永正帝手下大太監戴權一聲有些尖利的叫喚,正式完成了宣布。
比武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