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旗在人在(1 / 2)

抗清 傲骨鐵心 5584 字 18天前

大旗還能打多久?

王五並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他無需去想。

他隻知道自己必須堅持。

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更況九年後會有熊熊烈火從西南方向一直燒到大江南北。

那個勢會讓所有堅持下去的抗清義士看到勝利的曙光,看到複明的希望!

人死吊朝天而矣。

自斷後路的王五心無旁騖,堅定的踏向未知的遠方。

縱是前路充滿荊棘,他亦不回頭。

為了避免吳家垣子這處重要據點為清軍所占,臨行時王五讓狗剩帶人在垣子到處放火,一切生活設施都被摧毀,使得這處明軍經營十多年的重要據點轉眼間淪為廢墟。

不是堅壁清野,就是單純的不想讓清軍占據這裡。

那樣的話,對於地盤不斷被侵蝕的明軍而言,不僅活動範圍受限,軍事行動也會受到極大限製。

一旦清軍在吳家垣子立足並建立防線,等同於勒在明軍脖子上的繩索變得更緊,使得殘餘明軍不僅呼吸困難,行動更加不便。

生存空間也會被進一步壓縮。

所以縱是一心想突出包圍圈到清軍後方去打運動戰,王五也不能坐視吳家垣子就這麼輕鬆落入清軍之手。

要知道巫山這塊地形特殊,每一處宜居點都具有重要軍事意義,倘若將吳家垣子完整留給清軍,則此地必然會成為清軍進一步向抗清根據地延伸的重要據點。

至少,此地可以控製方圓三十裡地範圍。

更何況吳家垣子是老木崆的西大門,不管老木崆眼下是否為清軍所據,劉體純是否遇難,王五都不能讓此地成為清軍向前延伸的基地。

放棄容易,奪回難。

必須破壞!

能燒的都燒了,能拆的都拆了,能毀的都毀了,一磚一瓦也不留給清軍。

哪怕清軍看中此處著力經營,也要為之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戰爭,打的就是雙方的動員能力、錢糧物資的運輸能力。

隻要能耗損對手的實力,使之無法將資源全部投在軍事行動上,那任何辦法都是有益的。

哪怕是被迫。

由於下雪緣故,王五判斷清軍這幾天不可能發起新一輪攻勢,也就是清軍無法在近期向山區深入搞什麼掃蕩圍剿,故而路上並不擔心清軍會尾隨攻擊。

棄營逃跑的副將王之禮、陸從雲等人肯定會將吳家垣子發生的事情報告給清軍,這一點毋庸置疑,然這場大雪會讓清軍不可能第一時間有所行動。

古時有雪夜奇襲的經典戰例,極端的天氣往往會成為進攻方最有力的武器,但在這叢山峻嶺之中,沒有人會愚蠢的去照抄古人的戰例。

除非,瘋了。

沒有清軍尾隨的威脅,對於明軍自然是最好不過,然而現在最大的麻煩不是來自清軍的威脅,而是明軍自身的行軍問題。

大雪固然讓清軍難以展開軍事行動,但也讓明軍的軍事行動變得困難。

沒有大雪,從吳家垣子趕到老木崆隻需三天。

現在,至少需要五天。

這還是好的。

有時候大雪封山,能讓山裡的人一兩個月都無法與外界聯絡。

那膝蓋深的積雪足以勸退任何一個勇於探索周邊的勇士。

不熟悉地形,甚至會在茫茫白雪中迷失方向,凍餓而斃。

........

為了儘快抵達老木崆救援劉帥,麻思忠、許德義指揮老順軍在前麵開道,用儘一切辦法清除山道積雪,這讓後麵跟著的王五隊伍行軍困難少了許多,可即便如此他們的行軍速度也異常緩慢。

原因是望山跑斷腿,雪地難拔腳。

尤其雪後溫度陡降,很多地方積了薄冰,人走在上麵打滑的很,一不小心就會摔倒。

而一些陡峭地方更是需要數人合力合作才能翻越,如此一來縱是明軍救援心切,也不得不在老天爺的威風下步履蹣跚,艱難行軍。

前麵開道的麻思忠派人通知王五,他們晚上可能得在鎖口洞紮營。

那裡是劉體純部控製的一處百姓村落,有七八百名守軍,但這些守軍是否還可靠是個未知數。

麻思忠的意思是他先派人到鎖口洞偵察一下情況,若守軍沒有叛變就在此歇腳等天亮再出發,若守軍叛變就得同他們打一仗。

這就需要王五的配合了,畢竟老順軍那邊也隻四百來號人,人手不足以單獨解決鎖口洞的守軍。

王五欣然同意,並讓傳話的人回去告訴麻思忠,不管鎖口洞的守軍是否叛變,他們都不要立即過去,更不要孤身犯險,必須等他帶人一起去。

麻思忠派來的人走後,王五讓士兵之間互相幫忙,儘量加快行軍速度。

救人如救火。

“跟上,前麵的人過去後用繩子拽後麵的!”

在一處名為雙龍坡的陡峭處,此地積雪雖然被前麵的順軍清理乾淨,但人走在上麵跟走在冰麵似的十分不安全,且落差有十來米,為防萬一,王五親自站在坡上給追隨他的官兵打氣。

“一二三,拉!”

瞎子萬四帶著十幾名親兵將一根粗繩繞在坡上一棵大樹,不斷將下麵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拉上來。

由於實在太滑,中途

有一名士兵因為腳滑失手滾落坡下,就在眾人驚愕間,就見王五幾乎是瞬間就從坡上躍下,連滾帶爬的衝到那名士兵身邊一把將其死死拉住,爾後在親兵的幫助下將這名士兵重新拽到上麵。

這一幕,所有人都看到了。

當那名滾落下坡的士兵帶著慶幸和後怕上到坡上後,下麵等待的士兵看著正在喘氣的王五眼神之中莫名多了一絲暖意,心念也為之變得更加堅定。

王五不是刻意如此,他隻是出於本能跳下,此時也沒有時間去觀察士卒的反應,隻對正在看他的士卒喊了一聲:“弟兄們,加把勁,過了這雙龍坡就好走多了!”

說完,走到排隊的人群前麵,將手伸向那個怎麼也不肯讓彆人替他扛大旗的小孩,帶著笑意道:“小孩,你年紀小沒什麼力氣,我背你上去!”

“大人,我能上!”

十二三歲的宋小孩卻沒有領王五的好意,不知哪來的一股不服氣的心性,獨自扛著大旗走到坡下,伸手拽住繩子便往上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