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郝帥肯定無法領軍,虎帥又要負責軍民轉移,因此最終定下的人選是靖國公袁宗第。
為了讓這支偏師看起來更像是明軍主力,監軍潘太監也自請隨袁帥一起行動。
洪部院則因病重難以隨軍,韓王和安東王也提出願隨袁帥行動,這樣會讓清軍更加相信明軍的偏師是主力。
一個親王,一個郡王,在清廷眼中並不下於兩三萬大軍。
兩位挺身而出的王爺,被三位老帥同時給勸了回去。
即便韓王不肯稱帝,他這個親藩於當下明軍而言也是一麵大旗,萬不能有失的。
安東王雖不是親藩,但三位老帥也必須考慮萬一韓王突圍時發生危險,何人能繼韓王之後扛起大旗,不致這數萬軍民連個追隨者都沒有。
正衣冠者入燕京為帝是振奮人心,但終是長遠之事,甚至不切實際之事。
眼下,如何讓軍民堅持下去,才是三位老帥最需要考慮的事。
現時各寨均遭到綠營攻擊,具體如何突圍尚未謀定。
王五卻在南線率軍取得大捷,斬斃俘虜滿洲八旗兵多達數千,形成的聲勢已經足夠,就此率軍突出後,清軍一定會以為是明軍主力衝出來。
否則無法解釋靖西將軍穆裡瑪,所率一萬滿洲八旗兵怎麼全軍覆沒的。
大好時機可不能就這麼從手中溜掉。
郭升同意王五計劃,除馬昌元部,郭升本部以及劉亨部將汪國棟等部,其餘將士均隨王五突圍。
為使王五他們看著更像是主力,郭升又將他所抓獲的俘虜交給王五,連同反正的降軍,勉強能湊四千人。
想要“兵力”更多也不是沒有辦法,防線尚有上萬民夫老實呆在那,用清軍遺留的武器把民夫組織起來瞬間就是一支萬人大軍。
不過王五沒有同意。
原因是民夫缺少組織,缺少訓練,因此帶著他們不僅會降低行軍速度,也會讓明軍戰鬥力為之下降。
再者,這些民夫一個個都有妻兒老小,哪個肯把腦袋係在褲腰帶上跟著快要完蛋的明軍乾。
如今形勢不比十幾年前,百姓們對於複明恐怕沒多少積極性。
除非真正的大勢到
來——至少數省同時舉起反清大旗。
隻叫收容降兵的徐霖派人回寨子將昨日投降的滿洲兵挑15個帶出來。
因為王五他們不會滿洲話。
要是穆裡瑪他們不配合的話,關鍵時候就得有真滿洲出來咋呼幾句。
任何時代,會一門外語都不是壞事,至少能比普通人混得好。
由於接連大戰,將士們體力耗儘需要休整,因此王五將突圍時間定在明日上午,也就是四個時辰後。
郭升回去前,看著正在安排將士休息的王五,想到這一彆恐怕沒有再見之時,忍不住道:“耀武兄弟,萬一叫不開武昌城,你一定要想辦法去陝北,千萬彆在湖廣跟清軍耗。”
王五想也沒想道:“都督放心,我王耀武沒那麼容易死,實在不成我就押著這幫滿洲貴胄到處武裝巡遊!看看是他張長庚敢對我下死手,還是他董學禮有這個膽子。”
一百多滿洲將軍是王五在湖廣機動的寶貝,同樣也是他能堅持下去的底氣。
更彆說黃龍山還有兩千多滿洲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