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鼎之輕重,尚未能問(2 / 2)

抗清 傲骨鐵心 2890 字 27天前

此中內情,李國英心知肚明。

吳三桂會不會反,他真不確定,但有件事他很確定,那就是他命不久矣。

曾為明朝左良玉麾下總兵的他,如今已經六十五歲,這個年紀的老人多是風燭殘年,況征戰數十年一身傷病呢。

郎中對總督大人的病情也是說的很明白,就是積勞成疾,藥物難以調理,隻能通過靜養延緩。

雖郎中說的好,隻要好生調養活到九十九不成問題。

李國英卻一肚子數,就他這身子最多撐個一兩年就了不起。

因此吳三桂反與不反,與他關係都不大。

大有我死之後,任它洪水滔天的意思。

用兵頗有大家之風的李國英,判斷就算吳三桂要反也得是數年後。

一是眼下明軍餘部尚未平定,而這支明軍又是與吳三桂有血海深仇的大順軍餘部,不把這順軍餘孽撲殺怠儘,吳三桂他敢起兵?

他真敢此時起兵,怕那大順軍餘孽能“聯清抗吳”!

二是大清八旗尚很精銳,滿洲、蒙古、漢軍三家足有二十萬披甲人,以此根本驅使數十萬綠營,吳三桂能有多少本錢經得住耗?

三是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兩位藩王對大清都是忠心耿耿。

二王一鎮廣東,一鎮福建,吳三桂若敢一家起兵造反,必是孤軍下場。

不過聽傳言說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世子耿精仲皆是跋扈之人,因而將來如何,也不好說。

總之,李國英也不想考慮太多。

如今所關心的不過是身後名而矣。

若能成功剿平明朝餘孽,史書上總他功績最顯。

近日提督鄭蛟麟有戰報來,說是陝西方麵旗漢軍遭明軍挫敗,陣喪滿洲副都統杜敏。

好在老木崆已被鄭督兵攻占,隻可惜跑了袁宗第、郝搖旗兩個大賊。

對此,李國英並沒有多擔心。

袁、郝兩個大賊突出巫山竄入茅麓山,不過是從一個絕地跑到另一個絕地而矣。

三省近二十萬兵馬重圍之下,無須硬戰死戰,隻消圍上半年,茅麓山的明軍也就自潰了。

哪曾想沒過幾天鄭蛟麟又急呈戰報,說是靖西將軍穆裡瑪率一萬滿洲八旗兵於黃龍山大敗,本人也被生擒。

另據可靠消息,有明軍一部在悍賊王耀武帶領下突破湖廣清軍防線,似向武昌而去。

這讓病中的李國英大吃一驚。

擔心湖廣清軍不足製敵,意欲上書朝廷讓川軍一部入湖廣剿賊。

另外又急修書致湖廣總督張長庚,請求萬勿輕撤茅麓山防線,隻需嚴令湖廣各地憑城據守即可。

給張長庚的信寫好便發了出去,可給朝廷的奏折寫好之後卻是遲遲沒有發出。

原因是李國英擔心鄭蛟麟那幫吳三桂的心腹大將不肯入湖廣圍剿明軍。

思來想去提筆給遠在昆明的吳三桂寫了一封信。

信中大意可用八個字概括——“鼎之輕重,尚未能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