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最後一道軍令(1 / 2)

抗清 傲骨鐵心 3029 字 3個月前

軍事鬥爭轉入經濟建設,經濟建設則是為未來的軍事鬥爭做準備。

王五去荊州的意義,大概可以用這句話來概括。

沒辦法,敵我實力的差距實在太大。

鬥爭既然從殘酷的你死我活轉為溫和的白貓黑貓階段,政治和經濟工作自然就成為主流。

那麼,隻要能為這個目標服務,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

對張長庚的拉攏就是手段之一。

不是拉老張一起造清廷的反,就是單純希望老張能在任內給予王五特殊的照顧,以及適當的便利。

中國人講究人情世故,老張如果肯幫忙,王五肯定要予以一定回報。

不能讓人白忙活。

哪怕是自家嫡親舅太爺出了力,事後都得給人送條煙,提兩瓶酒外帶一盒茶葉不是。

可他自個沒錢,所以就得另僻蹊徑為老張指明可以來錢的路。

這條路顯然就是正在進行的針對明軍餘部的夔東圍剿戰。

隻要戰爭一直在進行,那作為圍剿方的清廷就得持續性向夔東投放戰爭物資。

這年頭戰爭物資最主要的就兩樣。

一是錢,二是糧。

且投入的物資必然是天文數字級彆。

如此龐大的物資投放下來,不是直接就到了前線,或是就地轉變為清軍的戰鬥力,而是要靠人來將物資轉化。

誰來轉化?

就湖廣方麵而言,當然是以張長庚為首的湖廣官僚集團。

問題是,這世上有不腐敗的官僚集團麼?

沒有,上下一萬年都不會有。

所以,王五希望老張能夠多為自己著想,不要急於結束戰爭,而是想儘辦法讓戰爭的時間不斷延長。

因為時間拖得越長,上上下下才能源源不斷的瓜分朝廷投放下來的物資。

不是短期,而是長期。

“反正都打了三年,再打個三五年誰敢說你老張沒儘力?要怪,也是怪鼇拜,怪穆裡瑪,跟你老張有什麼關係?”

王五擺事實,講道理。

原本戰爭可以在今年結束,這一點他個人肯定承認,因為幾個月前他都做好犧牲重新投胎的準備了。

當時環境之險惡,比之倭國侵華還要惡劣。

畢竟當時的中國,還有一半國土沒有淪陷。

現在,卻是隻剩最後幾個鄉。

跟亡國沒有任何區彆。

甚至於明朝的官軍都演變為清朝軍民口中的“西山賊”。

由兵變賊,體現的不僅是實力的差距,更是人心的差距。

但經穆裡瑪這麼一鬨,戰爭在今年聖誕節前肯定沒法結束,明年中秋節說不定還在打。

當然,前提是三位老帥彆一根筋的把最後一點家當全砸在清軍防線上。

那樣的話,再來幾個王五也救不了。

既然戰爭的結束時間已經被穆裡瑪延長,那再延長的話責任還是穆裡瑪的。

跟彆人沒有關係。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