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在局勢大好之時沒有答應手下,把各部將士的家眷們接到占領的郡城來享福,除了北州未定以外,就是怕他們被同化啊!
哪怕是他們狄人的精銳部隊,在第一次入侵北州劫掠時,都迅速墮落在花花世界中。
那時候的北州百姓雖然在大乾的統治下過得也不怎麼樣,但比起草原惡劣的環境可強太多了。
尤其是北州那些權貴地主們的生活,那是大多數狄人騎兵一輩子都隻在夢裡見過的,甚至有的連做夢都想不出這等奢侈生活。
鐵木真當時選擇放棄占領的地盤,撤回北軍要塞時,不就引起了眾多將士反對麼,他們就是舍不得這樣的美好生活,想要就此下馬卸甲收弓,好好享受享受。
要不是鐵木真這個大汗有絕對的統治力和威望,當時人心就得散。
連最精銳的部隊都是如此,就彆提平民了。
春夏趕著羊群追逐肥美草地,搞不好還得和彆部落的人廝殺一番才能爭得最好的放牧場所,待得冬季來臨,連續幾個月大雪,會不會被凍死全靠老天爺賞臉。
這就是普通狄人牧民的生活。
而到了郡城,有肥沃的土地可以種,可以安家落戶,不用一年到頭追逐草場遷徙,要是一場大雪凍死牛羊數量多了,那他們都堅持不到明年的大雪。
都是看天吃飯,農耕文明可比畜牧文明要來得更加穩定。
狄人百姓一但在北州待久了,就不想再回大草原上了。
而狄人的數量,比之北州百姓而言,太少太少了。
若是沒有相關的政策頒布,群居在一塊兒,久而久之,兩族必然會發生通婚,數量少的就會融入數量多的一方,百十來年之後,就全都是九州的百姓了,到時候為了守護北州,就會出現同室操戈的場麵。
這種事情縱觀曆史,從來就沒少過。
就以乾國來說,以前北州的版圖沒有那麼大的,可後來,隨著版圖逐漸擴大,附近的遊牧部落就要麼被趕走,要麼被同化,融入九州人族。
要不是北軍要塞以北的大草原實在沒有什麼適合種地的地方了,恐怕就不會有狄人的存在了!
這同化力實在太可怕了。
鐵木真就是深深的意識到這一點,在他未想出應對方法前,就沒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先劫掠物資,讓北狄人口得到發展才是首要目的,然後再一點一點蠶食。
隻可惜,現在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執行如此穩妥的方案了。
他隻能把一部分狄人百姓往北興郡裡遷。
就算被同化,他也認了,好歹血脈延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