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嘛,聚在一起談談理想,討論討論當前的時政,研究一下王朝的政策,出去後抱個團打個架,追蹤一下陰謀團夥,這些活動大家都能理解。
不管他們怎麼做,反正沒有三位老書生和這些直講、助講什麼事,也就沒必要上綱上線。
年輕人嘛,一腔熱血又性子直,他們不會搞陰謀。
三位老書生想明白這裡的關鍵,支持學生會的建立,一經宣布,立刻得到三院學生的熱烈響應。
可讓人意外的是推舉活動過於簡單了,三院學生各自圍成幾十個圈子,交頭接耳一會就推出了人選,學生會會長曾毅,這個人選大家沒異議,立刻通過。
而副會長曹汲代表了國子監,李淳代表了太學院,顧敬裘代表了鶴翔書院。
又推舉出的十五位決策參與人,石立、王韶、章惇等人名列在冊。
後麵就是五個組的正負負責人人選,這些人選從正副會長和決策參與人中產生。
學生們性子急,心態卻十分公正,一定要推舉那些有能力有影響的人,一個多時辰下來,三院學生會正式成立,隨即運轉起來。
而榮任副會長的曹汲這時卻很冷靜,他是副會長還是經濟組負責人,收取會費的工作自有他人去乾,而他卻要想著如何讓會費增值。
他有顧慮,三院學生會的頭頂冒著金光,他就不能去做有損金光的買賣,琢磨一會就想到了拍賣,這是一條生財之路,陳助講講的買賣絕對不會差了。
想到這個買賣他就決定立刻行動,拿著會費去收集金石字畫,水災之後會有很多人急需銀子。
而他並不覺得這是落井下石,對方需要銀子他就給銀子,然後拿著這些金石字畫高價賣給那些豪門,陳助講告訴過他,拍賣時準備幾個托,把準時機就能將拍賣品抬起來。
他就準備這麼乾了,帶著一幫人連夜走街串巷,唯一的遺憾是石立沒跟來。
石立是鑒定字畫的好手,可他這時卻生出了野心,身為文案組組長就準備鬨獨立,指揮一幫同學埋頭寫表率事跡,沒時間跟他混。
他倆都有活,而曾毅也沒閒著,身為會長,帶著李淳、顧敬裘直奔興國府衙。
他是來報備的,三院學生會在法理上先要站住腳。
他們知道包拯這時還在指揮災後重建,燈火通明的府衙裡人來人往,大家都是跑步前進。
包拯要儘快解決難民的吃住問題,還要防控瘟疫的發生。
好在這場水災被及時控製了,災民隻有三萬餘人,這個數字他能承受,卻忙得暈頭漲腦。
這時他就無比思念陳恪了,“這小子在場就不會這麼忙了。”
然後還有點憤憤不平,“憑什麼他在家睡覺我在這忙活?”
然後轉對牛健力說道:“趕緊回去,你的任務就是保護陳恪的安全。”
而牛健力卻苦笑道:“大人、我們進不去,整個小巷裡不是禦龍衛就是天武軍,聽說左武衛都派人去了。”
聽到這種情況包拯放點心,於是囑咐道:“明天一早我要參加早朝,你在淩晨三時去把陳恪找來替我,進不去就敲鑼大喊,多帶幾個人高聲喊叫,那些將士對你們動手就說是我的命令。”
聽包拯吩咐,牛健力苦笑著點點頭,他們包大人很有先見之明,就知道他們可能會挨揍。
但挨揍他也要挺著,這是包大人安排下來的任務。
牛健力領命出去,迎麵看見兩個青年一個少年大步走進來。
曾毅帶著他的兩位副會長來了,三院學生會的成立讓包拯愕然一會。
大興王朝對民間組織的態度挺寬容,文人有學社、商人有商會、喜歡練武的人有弓箭社、喜歡刺繡的女子就有織女社......但他第一次聽說學生會。
這是一群有文化、有理想、有信仰、還有武力的年輕人,由他們組成學生會不知是好是壞?
包拯疑慮地傾聽曾毅述說三院學生會的宗旨,“第一條、忠於大興王朝,忠於皇上和太後......”
他們確立的宗旨非常明確,對違反宗旨的懲治措施也非常嚴厲。
包拯知道這是陳恪的主意,但聽曾毅的述說卻覺得沒什麼不妥,宗旨就是他們的誓言,有了誓言的約束他們隻會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