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報紙不同於京城小報那麼簡陋,“三院學生報”五個大字是胡緩、李仲文和高適分彆題寫的。
三位老書生的書法水平極高,而且五個字三個人書寫,其獨特性隻此一家。
這一點就很吸引眼光了,而其版麵十分精美,第一條要聞就是李廉采訪張孜的內容。
李廉問:“請問張大人,陳助講是否進宮麵見皇上、太後?”
張孜的回答很簡潔,“是。”
李廉再問:“陳助講為何入宮?”
張孜的回答絕對不多一個字,“自證不是蛇妖。”
李廉又問:“如何自證?”
張孜的回答字斟句酌,“請太後賜一壇上等雄黃酒。”
李廉繼續問:“太後是否賜予。”
張孜一字一頓,“太後拒絕,言、卿法力高強,一壇上好雄黃酒也未必能讓卿顯形,還是省下吧。”
劉太後說話竟然很幽默,可這篇文章中卻不能出現“哈”這個字,所以李廉隻能問道:“皇上怎麼說?”
張孜鄭重回道:“皇上說,‘太後聖明’。”
這篇采訪到此結束,
王員外精舍的東主王諒說:“陳助講是文曲星下凡,上天派他下來扶保皇上。”
商家甲乙丙說可以忽略了,用這條街的商家、住戶統一說就可一句帶過。
然後是其他人說,五花八門應有儘有,還有強烈要求陳恪傳授妖法的。
這些采訪用了報紙兩篇多的篇幅,後麵則是曆史小講堂,“盛末的那些事”,說的是盛末帝的昏庸,黃巢的殺戮,朱溫的無恥。
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陳恪,是文采極高讓人信服的一篇曆史文章。
緊隨其後的竟是一篇小小說,“李道士飛劍斬蛇妖。”
這是一部武打加神話小說,“李道士祭起飛劍,一道寒星從天而降,蛇妖見勢不妙,急忙揮舞長刀護住頭、身,卻不防這道寒星紮進它的腳麵,‘啊...’一聲慘叫傳來,蛇妖的左腳被飛劍刺出一個血淋淋的窟窿......”
這部小小說非常吸引人,雙方的招式寫得清清楚楚,李道士一招白虹貫日,蛇妖急忙施展一招烏雲壓頂;李道士再出一招天外飛仙,蛇妖施展小蛇飛刀......
雙方大戰三百回合,李道士飛出長劍施出萬妖俱滅的絕招,卻聽空中傳來一道喊聲:“李道長、劍下留蛇...”
這部小說到此為止,“欲知後事、下回分解。”
讀者看到這八個字無不目瞪口呆,然後怒喝一聲:“沒這麼乾的。”
《三院學生報》的行為讓人憤怒,讓讀者的這顆心飛了出去,可回不來了。
這就是連載的模式,讓讀者一腦門的猜想,“這道聲音是誰呢?”
他們不知道,就得購買明天的報紙。
這種模式不僅可用在小說之中,還可用在現實中,就像陳恪現在就遇到了這種模式,“蛇妖哪裡走”的聲音傳來了,人影卻沒看見。
可問題是他也沒想走,這時的他正站在馬車的車轅上挑戰八方,大有魏延那股“誰敢殺我”的勁。
按照劇情,這時在他身後應該傳來一聲大吼,“我敢殺你”。
可這道聲音卻從上麵傳來還讓他彆走。
而他的脾氣多犟啊,他沒想走,就算是這時想走都不會走了,揚頭往屋頂看去,等這個馬岱從房頂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