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西北大捷(2 / 2)

可他還是泄密了,這則消息伴隨著西北捷報,如狂風一般席卷三院。

西北大捷,而陳恪就在西北,兩則消息合在一起,不用腦子想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的王韶就可以高喊出來了,“先生最擅長軍事。”

他一直堅信陳恪是軍事家,穿上襴衫冒充儒生而已。

而章惇卻不這麼認為,他的看法與王韶不同,一直認為陳恪是政治家,擅長的是治國。

但這事以後爭論,狂喜下的老書生下令三院休課半天。

三個老書生竟無心教學了,他們隻想痛痛快快的大喝一頓,而劉複等直講、助講也是這個心態,不用呼朋喚友,一起往外走去就是。

大家想喝酒,而最先反應過來的豐慶樓立刻開門營業,從此打破了酒店中午不營業的生活習慣。

李禎也想喝酒。

西北大捷,對大興王朝的全民來說是件意義非凡的大事。

而對他來說,其意義更加非凡。

他參與了這次戰役的事前謀劃,從戰略戰術到戰後的施政他都了然於心。

他才是這場戰役的實際總指揮,而陳恪是他的參謀長。

帶著這份愉悅的心情,李禎輕快地走著,張孜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

來到慈寧宮前李禎站住雙腳,聽劉太後的笑聲傳來,心裡再次糾正一下剛才的想法,劉太後才是這場戰役的總指揮,他是副總指揮。

調整好心態,李禎走進慈寧宮,見薛媛、張出塵起身向他施禮,說聲“平身”,聽劉太後輕快地說道:“西北大捷,皇上當為首功。”

劉太後說的不錯,李禎全盤接受陳恪的謀略,才是這場戰役取得大勝的關鍵。

劉太後開始力捧李禎了。

而李禎笑道:“沒有太後掌舵,兒臣哪來的首功?”

他說的也不錯,若不是劉太後的大力支持,他接受陳恪的謀略也沒用。

這娘倆的相互吹捧,卻讓薛媛和張出塵知道,皇上與太後參與了西北大戰的謀劃。

知道這個秘密,張出塵就知道陳恪的謀劃已達不露痕跡的地步。

他讓李禎和劉太後都認為自己參與了這場大戰的謀劃,從而降低了自身與一眾將士的風險,功高蓋主的嫌疑一旦形成,想消弭就很難了。

“他想的太多了。”

張出塵心裡感歎,卻聽劉太後說道:“西北大捷後,皇上也該考慮一下後續的事了。”

李禎回道:“陳恪請奏五件事,一是將黨項各忠於大興王朝的部落確定為漢民,並準其青鹽專賣權......”

陳恪的這一策就是釜底抽薪,凡是忠於大興王朝的黨項部落,我就讓你富起來。

李禎說起這事也不避諱薛媛和張出塵,這是明謀,劉太後同意。

而後麵的請求就有點匪夷所思了,陳恪竟給一個叫張亢的人請官,並準其駐守黑水城,全權負責與黨項各部落的聯係,並打通絲綢之路。

這個請求讓劉太後沉吟不語。

於是李禎再說最後一個請求,陳恪請求派出兩百名三院學生去西北給俘虜們上課講學。

這個請求相比前一個就正常多了,劉太後毫不猶豫地給個“準”字。

然後看向張出塵,低聲問道:“你了解陳恪,可知他為何給張亢請官。”

這個問題讓張出塵的腦子瞬間發出嗡嗡聲,可她又不能不回答,沉吟一下回道:“啟稟太後、陳恪有時憑直覺做事,就像偷襲定軍城,一心隻想忠君報國,全無後顧之憂。”

她先給陳恪貼上忠君報國的標簽,然後繼續說道:“但他看人一向很準,也許這個張亢也是一個忠君報國之人,而且能力非凡,他才會這麼做吧?”

最後這句她說的模棱兩可,但暗示劉太後,陳恪看人一向很準。

這句話提醒了劉太後和李禎,讓他倆想起一件事,大戰之後曹穆回京擔任樞密使,曾樂行擔任西北四路經略使,還有曹儼這樣的悍將坐鎮,張亢鬨不出妖來。

特彆是陳恪保舉了此人,出了問題陳恪就得親自出手收拾爛攤子。

這麼一想劉太後就安心了,笑道:“出塵不愧是陳恪的紅顏知己啊!”

劉太後說得隨意,張出塵的臉卻騰地一下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