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麵包,喝完過年囤的牛奶,兩人坐上了車,向影視城出發。
坐在盛文芝的車上,商葉初終於有時間看鄭博瀚推來的那篇綠瓣劇評了。
【劇評|關於《雲傾記》第四集爭議、平昭公主人設爭議之我見】
【長文預警|理性討論,不涉及粉黑大戰|儘量站在觀眾的客觀角度評價,含大量劇透、分析及對後續劇情的預測。
第一次寫長篇劇評,有格式錯誤望請海涵。
-----------------
《雲傾記》第四集結束,網上關於這部劇的討論甚囂塵上,爭議頗多。
最大的爭議點無非兩個,一是「這一集究竟有什麼意義」;二是「平昭公主的人設」。
本篇劇評將會詳細論述這兩個爭議,請注意,我不會逐條論述,而是會綜合在一起說。至於為什麼,大家很快就會明白。
這一集究竟有什麼意義?相信看過前三集的朋友們都已經看出了些許端倪,《雲傾記》表麵上是一部以宮鬥為主題的輕喜劇,實際上,其內核是相當嚴肅沉重的。
如果說前兩集還隻是小試牛刀,那麼第三集,編劇的霍霍刀鋒就已經藏不住了。
“翠兒和百娘她們的命,還沒有一件鶴氅珍貴?”
“已經貴得多啦,當今天子是聖明天子,三個宮女的命能換一件鶴氅並一本五皇子親手抄的《往生經》;換做前朝戾帝,五個宮女的命隻得換一句不痛不癢的申飭!”
“再往前的年頭,幾百個宮女的命,隻能在皇陵裡擠一角!”
“原來如此,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真希望往後個個天子都能這麼聖明下去……”
分明是嬉笑怒罵,但卻又刀刀見血。《雲傾記》用最幽默的方式,洞穿了那個吃人時代的膿瘡。
前三集笑點密集,金句頻出,可謂一摑一掌血,一鞭一條痕。我們便下意識地將它定義為一部黑色幽默喜劇。然而到了第四集,畫風驟然一變,開始講述一位公主和駙馬爺的夫妻虐心史,成了宮廷狗血虐心大劇!
這一集與前三集區彆很大,既不幽默,也沒什麼笑點。與黑色喜劇的風格似乎不太兼容。
很多觀眾恐怕難以接受這樣的反差,這也是導致爭議的直接原因。許多觀眾更是將這種落差感發泄在主要角色平昭公主身上,剛剛去各個平台搜了一下平昭公主的關鍵字,以負麵評價居多。戀愛腦、愚蠢、懦弱、靠爹為主要關鍵詞。
不瞞各位,我最開始看這一集時,也有同樣的疑惑。這一集節奏極快,情節多而不亂,設計相當老辣,在挑動情緒和留鉤設套方麵造詣極深。非老手不能為之。結合本集的編劇是鄭博瀚和井豐年二人,便不難理解了。
這樣的故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爽,曲折頓挫,酣暢淋漓。讓人看了有種發射大腦一般的爽感;
壞處是什麼?壞處是淺——短,平,快,毫無內涵。看一集這樣的劇和吃一頓垃圾食品沒區彆。
但是,這一集真的沒有內涵嗎?
我要斬釘截鐵地說一句——不是。完全不是。
爽,但更有內涵。沒錯,我要說的就是這幾個字。
稍微細看一下劇,就會發現平昭公主前半段和後半段的人設極為割裂。前半段愛駙馬何嵇愛得死去活來,後半段卻對駙馬全家概不掛心。死便死了。劇情雖爽,人設卻完全立不住。
我懷著這樣的疑惑看到了結局,直到白頭宮女在寒鴉樹下出場的那一幕,如同醍醐灌頂,遍體生寒!
是的,前半段的平昭公主戀愛腦、軟弱、愚蠢、自甘輕賤——可這是真的平昭公主嗎?
不!這是婢女春柳眼中的平昭公主!
鏡頭語言已經暗示了這一點。前半段中,凡是平昭公主出場,都隻露下半身,而從不露臉!
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婢女春柳身為奴婢,日日卑躬屈膝,甚至沒有資格和膽量抬起頭來,看一眼這位高貴的公主的臉!
華衣錦服,精貴嬌嫩的手,華貴的首飾。這些東西組成了婢女眼中的平昭公主。這些符號是宮女所能見到的一切,並連綴成了“平昭公主”這個概念。
由此得證,平昭公主未曾露臉的前半段,是完完全全、以婢女的視角書寫的!
話到此處,便該開始第二個話題了。
平昭公主是否真如春柳眼中一樣,懦弱不堪,視愛情如命呢?
答案依然是不!
除了前後半段人設割裂以外,最大的玄機,就在平昭公主和皇帝的這場對手戲上。
請看截圖,平昭公主一與皇帝見麵,便說駙馬無禮,列了幾條駙馬無禮的罪狀。
到此刻為止,皇帝並沒有動怒。這也很好理解。皇帝綽號渣皇,對孩子們愛得很有限。平昭公主這點小委屈,還不足以讓他動肝火。
緊接著,平昭公主說了一句話,皇帝這才勃然大怒!
平昭公主說了什麼呢?
“蟲兒應聲犬離籬,寒鴉棲在鳳凰枝!”
這句話,表麵上,似乎是駙馬嘲弄平昭公主是個可憐的應聲蟲,不像狗一樣儘職儘責看家護院,反而鳩占鵲巢,占了鳳凰的位置。
可是不要忘了,平昭公主是長公主,是皇帝最珍愛的女兒,駙馬有幾個爹幾個媽幾條命,敢說自已家是鳳凰窩,說皇帝的女兒是蟲子是狗是寒鴉?
再說了,看家護院是狗的職責。可是平昭公主是個吃皇糧白飯的公主,她能有什麼職責?“犬離籬”三個字,明顯不是在說平昭公主。
那麼這話到底是在說誰呢?
我們把進度條向前調節,調節到開頭那一幕。駙馬爺與青年才俊們喝酒時。
喝酒的時候,這群人說了什麼?
截圖:
“如今聖上廣開科舉,大選賢才。我等倒成了富貴閒人啦。”
“連我家抄書的窮酸都背離了主子,紅了眼去考什麼經科去了!”
“還是何兄好命,尚了公主,領著二品的官銜,好不快活……”
請看!
毫無疑問,何嵇是門閥貴族、清貴世家之子。像這樣的貴二代還有很多,至少圖上這些人全都是。
我們都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世家一直在把持官場,操縱選官。所謂“上品無寒門”是也。
而皇帝是開國之君,當然不可能容忍這麼多世家蠶食自已一手打下來的江山。因此,他才廣開科舉,選拔大量人才,斷了世家的根基。
何嵇作為世家之子,當然對此大為不滿。因此才在酒後,說出了“蟲兒應聲犬離籬,寒鴉棲在鳳凰枝”這樣的大逆不道之言!
蟲兒應聲,是指那些不敢反對皇帝這個決定、唯唯連聲的世家們;
犬離籬,是在譏諷底層知識分子不好好做那些抄書賣字的窮酸工作,反而一頭紮進科舉;
寒鴉棲在鳳凰枝就更好理解了——寒門舉子進了官場,占了這些廢柴貴二代世二代們的位置!
根本不是在譏諷什麼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