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瓣,國產劇小組,當前最熱帖:
【長篇劇評|論《雲傾記》大結局】
谘乎,熱榜第一問答:
【如何評價《雲傾記》大結局?】
貼吧,國產劇吧,五千層樓熱帖:
【當初說平昭公主是蠢貨的幾個崽種呢?怎麼今天全消音了?】
微博,熱搜榜榜一:
#鄭博瀚發文#
@泛舟文海:
【觀眾不愛我,便是沒品味?——《雲傾記》《卿雲傳》之辯。
近日最火的話題,無非是我和我的老朋友、學生們共同創作的作品——《雲傾記》這一部劇。但身為編劇,應該與時俱進,不能隻看自已的作品。因此,最近爭議頗多的某部作品,我也去看了。
說到《卿雲傳》,那可真是芳名在外,佳聲遠揚。“反封建大作”“歌頌愛與自由”“為女子開禁錮”“追尋新生的英雄主義”,花團錦簇的名頭看得人好眼熱。
而拙作《雲傾記》,則被某些導演盛讚貶斥為“嘩眾取寵”“人血饅頭”“自相矛盾”。
甚為疑惑,何以某些導演的看法與觀眾的看法,會有這麼大的差距?然而看完《卿雲傳》後,方知流言不可儘信。
被@導演-林海山先生盛讚為……抱歉,我記不得這許多詞,的《卿雲傳》,真的配得上這些詞嗎?
且看吧!《卿雲傳》播出至今,四十整集,所講述者,無非愛情。老皇帝迎救命恩人之女進宮,愛上了;三四個皇子看見父皇的嬪妃,愛上了;女主角卿雲被“如父如兄”的情感感動,愛上了……
愛!愛出個蕩氣回腸!——忘年之戀確實震撼;愛出個王朝更替!——雖然隻是老子傳給兒子;在這愛背後的,還是更深的愛!
在愛這方麵,《雲傾記》確實不能和《卿雲傳》比肩。
我承認,《雲傾記》確實略為冷血極端。把王侯將相當作披著人皮的蟲豸,把帝王之愛當作一片廁紙,把皇權下小人物的親情、愛情、友情都像廢稿一樣撕碎——未免太極端了。這世上畢竟有《卿雲傳》中的老皇帝那樣的皇帝,充滿愛心和人文關懷,會溫情脈脈地把所有底層人都當做平等的人看。是我以偏概全了。
冷酷無情的雲朝皇帝手刃亡妻,野心勃勃的新帝謀殺生父,比起《卿雲傳》女主角和朱家兩位皇帝的一簾幽夢、純愛烏托邦,《雲傾記》的兩位皇帝確實顯得既要又要,有些貪婪。
既想要覺醒反封建的名頭,又不願舍棄偶像劇基本盤。因此,《卿雲傳》不惜請了一群中年人,將青少年偶像劇的內核層層包裝,披上一層高端大氣的糖衣,裝在名為“正劇”的盤子裡,給觀眾端了上來。
《雲傾記》中的女子,反封建是失敗的。即便拚儘全力殺死了皇帝,也隻不過是換了一位新皇帝登台,依舊決定著她們的生死。
她們永遠無法像《卿雲傳》的女主角卿雲一樣,“舍棄舊愛,迎來新生”,因為她們的舊愛死在了前一位帝王手中,新生又掌握在新一位帝王手中。
這個故事和英雄主義無關,隻是一群可憐人,在錯誤的時代,癡心妄想著反抗命運,最終無能為力的故事。
《卿雲傳》告訴我們,隻要你擁有老皇帝的愛,就可以拋卻三從四德、貞節牌坊,勇敢地成為新皇帝的愛人。用愛,去追尋屬於自已的新生活!
而《雲傾記》卻無法告訴觀眾,若我們生在封建時代,該怎樣才能掌控自已的人生?
《卿雲傳》教給觀眾的東西太多了,而《雲傾記》隻能展現一些無可奈何的東西,卻無法教育觀眾什麼。
作為編劇,我承認得到這麼多觀眾的支持,很歡樂,很滿足。無需絞儘腦汁,就能樂不可支。
每當我想起我的笑是建立在《卿雲傳》的痛苦之上的,這快樂便成了加倍的快樂。
作為導演和編劇,我從不去想“觀眾不看我的劇,觀眾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隻會考慮,“觀眾不看我的劇,我的劇出了什麼問題?”
真理是越辯越明的,時間會證明,到底哪一部作品才是觀眾真正的選擇。
觀眾選擇了我,我很感謝你們。若有人非議你們看《雲傾記》的品味,請記住,這非議是衝我來的,而不是你們的負罪。
請儘情地享受吧!若我們能為你帶來一瞬的快樂,那便是無上的榮幸!
鄭博瀚於2017年《雲傾記》大結局次日】
鄭博瀚這幾天本來就在風口浪尖上,如今終於發聲,頓時如同水入沸油,濺起了滔天聲勢!
短短十分鐘,聞風而動的網友們就讓鄭博瀚的評論區突破了一萬條評論。沒過半小時,#鄭博瀚發文#便衝上了熱搜榜榜一!
圍觀的網友們,有震撼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aaaaaaa。。。】
【鄭博瀚瘋子。。。】
【我反複擦了擦眼睛,確認自已沒看錯……】
【?????】
【內娛徹底瘋了】
【臥槽,牛逼】
有樂子人看熱鬨型:
【@導演-林海山你看你惹他乾嘛】
【笑得好想死】
【@導演-林海山@冠均世紀@文海浩瀚,快來,這裡有人發布《卿雲傳》盜版資源,支持嚴打】
【這是什麼互聯網自由搏擊賽】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鄭博瀚其實叫慕容博瀚是吧?】
【笑噴了】
有分析利弊型:
【這是徹底撕破臉了?鄭博瀚不要命啦?】
【先撕破臉的不是《卿雲傳》劇方嗎?我失憶了?】
【。。。拜托,鄭博瀚都手握一部收視破5的劇了,你知道收視破5啥概念嗎?就算鄭博瀚今天給了許冠均一耳刮子,明天他說要和冠均世紀合作,許冠均也得八抬大轎來接他、、、】
【有實績的導演腰杆很硬的,更何況冠均世紀和邁塔影視的仇又不差這一筆。】
有觀眾是上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