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一晃數月(2 / 2)

商葉初和季君陶曾經爭論過這個問題。季君陶認為商葉初應該多多營業,穩固自已的粉絲群體。而商葉初則認為,演員必須要有一定的神秘感,太多的營業會磨損神秘感,久而久之,觀眾再看你的戲,就會十分出戲。

二人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誰。為此,連著吵了五六架。

這件小事以商葉初的大獲全勝告終,因為臉長在商葉初身上,季君陶總不能按著商葉初的頭自拍。

青憑娛樂給商葉初配了一套公寓和一位保姆,商葉初一個月裡頂多隻能在這間公寓住上兩三天,保姆倒是清閒。

這段日子裡發生了許多細碎的小事,無法曆數,也沒有什麼特彆值得記住的地方。唯有三件事情讓商葉初高興了不少。

第一件是,由於李懿十分不擅長演那些含情脈脈的戲份,每次表演都能讓在場所有人爆笑如雷。江上弄潮生怕自已的寶貝孫子再挨罵,因此,大筆一揮,對蕭鳳闕和謝岸的感情線做了酌情刪減,將二人的感情改得更為含而不露——美其名曰為“中式含蓄之美”“發乎情止乎禮”什麼的。

《蕭鳳闕》是一係列武俠懸疑探案電影,兩個主角是否談戀愛並不影響主線。因此,除了少部分三五CP粉(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下已經所剩無幾)十分不滿外,根本沒激起什麼浪花。

這點改動也算幫了商葉初大忙。天可憐鑒,李懿表演出來的愛情固然十分劣質,商葉初的表演也並沒有精妙絕倫到哪裡去。商葉初看過幾次廢片,隻覺得自已演得糖精味十足。空有虛浮的情緒,毫無張力與愛意。

愛情戲是商葉初最大的短板,甚至於——隻用“短板”來形容猶且不足,用“扭曲發黴的板子”來形容更為合適。

愛與野心不同,商葉初生來就有向上爬的欲望。愛與憤怒不同,憤怒是可以刻意地激發與維持的。愛與痛苦更不同,商葉初可以挖出一堆痛苦,卻挖不出一星半點的愛——從上輩子到這輩子,商葉初從未對任何人產生過“愛情”這種情感。

商葉初從記憶和經驗中找出的唯一的“愛情”參照物,就是自已上一世演過的喜劇片。

大多數喜劇片中塑造的愛情,都是誇張而無邏輯的,服務於笑料和包袱。籠統一點地說,喜劇片愛情,是一種大喊大叫式的表演型愛情。

商葉初演了十幾年喜劇片,對愛情的塑造法早已僵化定型。因此,在這一關節上,反而比毫無經驗的普通藝人更難突破。

商葉初曾試著對季君陶表演過“對一個人一見鐘情”。季君陶看完後,嚇得趕緊把剛接到的一部青春偶像愛情片劇本丟進了垃圾桶!

江上弄潮生的改動,不但挽救了李懿,也間接挽救了商葉初的口碑。

第二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是,《蕭鳳闕》係列後續電影的收視率一直穩定在2.5%以上,每次播出時,收視率排名都在同時段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徘徊。

現在,《蕭鳳闕》係列已經成了華視“一七二一百花齊放工程”的金字招牌。不少媒體聞著味前來溜須拍馬,甚至連“蕭鳳闕,收視率的保證!”之類的大話都說出來了。

沒有演員會嫌收視率高,商葉初也不例外。更何況,《蕭鳳闕》攻占的是珍貴而廣大的中老年人市場!

對於年輕演員而言,中老年觀眾市場一直是一塊難啃的硬餅。

無論再怎麼不願意承認,任何一部劇都是有自已的受眾的。譬如,《雲傾記》固然是一部古裝黑色幽默喜劇中的傑作,但如果把它擺到六十歲的爺爺奶奶麵前,恐怕吸引力還比不上一部鄉村愛情或者《滿村傻事》。

現代偶像劇、古裝偶像劇和仙俠愛情劇等題材也是同樣的道理。這部分影視劇往往更受女性觀眾青睞,在男性觀眾群體中卻乏人問津。同理,打打殺殺的槍戰片和格鬥片,除卻極為經典的少數外,在女性觀眾群體中也是吃不開的。

這與品味的高低貴賤無關,純粹是題材影響受眾的問題。

正因如此,才會有這樣的現象:在年輕觀眾群體中呼風喚雨的青年藝人,往往在電影票房市場上並不吃香。反而是那些微博轉讚評、各大平台討論度都不如流量藝人百分之一的中生代叔叔阿姨們,能夠扛起數億乃至數十億的電影票房。

原因很簡單——電影不是粉絲經濟,年輕人不是唯一握著電影票的群體。而中生代演員幾十年積累的國民度,卻是全年齡向的殺器。

作為演員,商葉初對藝人電影票房排行榜記得十分清楚。無論是現在還是幾年後,華國影史和世界影史上,國民度極高的中年藝人,都占據了電影票房排行榜前一百名的百分之九十!

《蕭鳳闕》就是這樣一係列提高國民度的作品。

《鳳戲遊龍》作為一部足以進華國文學史教科書的文學作品,其路人盤是難以計量的。雖然如今武俠沒落,江湖已遠,可在父母爺奶那兩輩人裡,誰人不知蕭鳳闕?

第三件事情則是,《啞婆》即將上映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