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變故(1 / 2)

商葉初回憶了一遍年齡合適的女藝人,並沒有想起合適的人選。

鄭博瀚也不賣關子:“是魏宣。”

聽到這個名字,商葉初不由愣了一下。這並不是因為魏宣的名氣有多麼大,恰恰是因為對方的名氣和流量並不突出。要真論起來,粉圈規模和路人知名度可能還不如新起之秀商葉初呢。

商葉初斟酌了一下,道:“我倒是看過她演的《密電1948》。”

魏宣算是類型演員,相貌硬朗,演技純熟。代表作以諜戰劇、反侵略劇為主。囿於題材,沒有演過一番主角,也沒有大紅大紫過。不過細水長流,總有戲拍。

商葉初不知道魏宣的具體年紀,想來應該在三十歲出頭。年紀上倒是合適。演技很不錯,不會讓人出戲。不過,就這麼點優勢,似乎不足以讓對方成為這麼大的項目的主角……

商葉初不好對同行做出評點,鄭博瀚倒是沒這個顧慮。

鄭博瀚撚了撚手指,習慣性地做了個抽煙的動作:“魏宣是汝關省本地人。”

區區八個字,一下子就解答了商葉初所有疑惑。

烈士是汝關的烈士,而汝關恰好出了個性彆相同、年齡適宜、擅長同類型題材、演技純熟的演員!

年代諜戰本身就是一個去流量化的國民題材,在對演員的選取上,是否合適遠遠比流量、人氣這些指標更重要。商葉初那點初出茅廬的人氣,在這樣的項目麵前連粉筆屑都比不上。

更何況,汝關作為大省,是有它本地的方言的。那位烈士既然是汝關人,在劇中,必然要通過各種細節體現她的籍貫。魏宣作為汝關本地人,無論是對汝關方言還是對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必然十分熟諳。完全不用刻意飾演,隻需要自然而然地表現,就能壓倒一大群同年齡段演員。

這是魏宣生來就有的優勢,也是商葉初拍馬趕不上的地方——再有語言天賦的老外,中文水平也不會比隨手抓來的一個華國普通人高!

商葉初完全沒有任何理由質疑汝關衛視的抉擇。因為換了任何一個片方,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簡而言之,商葉初沒戲了。而且是毫無希望。

期待了這麼久的鴨子就這樣飛走了,說不難受是假的。商葉初咽下喉中的苦澀,強笑道:“劇本過了就好。我在經驗上還有些不足,就算您真給我這個機會,十有八九也是握不住的。現在有了合適的演員,您應該高興才是。”

商葉初不能流出太多遺憾或者不甘,那會顯得她對鄭博瀚有怨懟之意。甚至連笑臉都不能少一分,因為今天是《啞婆》的首映禮。

鄭博瀚歎了口氣,欲言又止:“這個……等以後我有了合適的劇本,專門給你留個適合的角色。天底下的片子多了,不差這一個。你正好有時間打磨一下演技……”

商葉初笑著點了點頭,心底遺憾地歎了一聲。

說得好聽,實踐起來何其難也。內娛劇本質量下滑是事實,就連鄭博瀚,也不是沒寫過撲街的本子。錯過這一個,下一個要等到猴年馬月?

失望歸失望,商葉初沒有責備鄭博瀚的立場。鄭博瀚本來就是給人家地方台打工的,劇本一交話語權就沒了一半。娛樂圈人情關係如紙糊的一般,鄭博瀚肯來《啞婆》的首映禮專門告知商葉初這件事,還許出去一個未來的角色,已經是仁至義儘,擔得上一句“交情厚”了。

“好了好了老師,今天可是我熒屏首作的首映禮,您能來我可太高興了。”商葉初做了個請的手勢,“咱們進去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