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拷貝(2 / 2)

古文華鬆了口氣:“首映禮結束後,我本打算直接回家的。但一想在家也是閒著,不如來橫市的影視基地看看,長長見識。”

商葉初走到古文華旁邊,好奇道:“你不是北戲的嗎?我記得北戲旁邊就有電影廠。”

“你說天工電影廠?”古文華站起身來,悄悄舒展了一下筋骨,“那裡頭搞的和這邊不太一樣。兩套東西,都值得學。”

商葉初不再討論這個問題,“我在這等你,你有筆記本電腦嗎?”

“有。”

“記得帶過來。”

古文華下了樓,商葉初則留在辦公室裡,給易天照去了個電話,請了個假。

這幾個月以來,除了易天照生病住院那一次,商葉初還從沒請過假。因此這次假請得倒也容易。易天照批了兩天。

商葉初坐在季君陶辦公桌前,打開季君陶的電腦,開始在電腦上下載視頻剪輯軟件和逐幀截圖軟件。

-----------------

古文華像陣風似地衝進辦公室,十月正是天熱的時候,一進門,便帶進來一股汗味兒。

商葉初也沒嫌棄他,連忙招手道:“快快快,坐這兒來,咱倆一起看!”

古文華把U盤丟給商葉初,先喝了一氣茶水。喝茶的空檔,商葉初將《啞婆》電影原片拷進了季君陶的電腦中。

公映期間的電影,片源都是加密的數字拷貝文件。但古文華是導演,手裡的東西自然多得很,不受這些條條框框束縛。

想反駁董鴻濤,打嘴仗的效果其實有限。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得從電影本身入手。

電影公映期間,是打商戰的黃金期。這期間,潑臟水放冷箭的成果最為顯著。因為上映期的電影,除了在電影院觀影外沒有彆的正規觀看渠道。而院線電影具有觀看成本,一張票幾十元,還要投入兩小時左右的觀影時間。大多數觀眾多少會考量一番。

如果這時,某部電影的口碑壞掉,觀眾自然會慎重選擇,很可能就不會再去看這部“爛片”。偏偏一部電影如果想洗掉身上的汙名,就必須有大量的觀眾進入影院觀影,形成自來水效應。口碑差了沒人看,越沒人看,就越沒人公正地發聲,潑臟水一方的聲音也就越大——口碑也就越差。這是個惡性循環。

商葉初印象中有很多電影,在上映時被人扣上各種各樣的大帽子,口碑臭了,票房也受了影響。待到下映之後上了流媒體,許多人看了後才驚覺——咦?好像沒有彆人說的那麼爛!然後再紛紛自發給電影翻案。

這個過程要很久,也許幾個月,也許幾年。後日翻案,再好的口碑也換不來當時的票房,隻是明日黃花罷了。

所以,想反駁董鴻濤,必須有理有據地從電影本身入手,拿原片的證據,在電影下映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對方的臉!

商葉初看著漸漸填滿的進度條,心中卻忽然多了一點疑惑。

票房之爭固然是每年的固定節目,年年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但《啞婆》這點票房,能對誰造成威脅?怎麼突然就衝著她來了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