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
陸沉還靜坐於洞內。
神識卻已經完全沉入玉符之內。
現在法力不夠,想要擴建山中宮觀,或是修建山路,六名黃巾力士完全不夠。
所以,陸沉並未先學五行遁法,而是先學了這黃巾力士。
黃巾力士,俗稱道兵。
和後世經典中的五猖兵馬有不同意義。
五猖兵馬大多來自軒轅皇帝麾下戰死的將士的靈魂組成,這些靈魂被九天玄女的符令封印在酆都鐵朝山上,雖然獲得了永生不死的能力,但失去了自主意識,隻能聽命於符令的驅使。
五猖兵馬在行法過程中極為猖狂,勇武、凶悍、威猛,是道教和巫教行法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支奇兵。
此外,五猖兵馬還包括龍虎玄壇趙元帥協同張天師所收服的六洞天魔餘部,這些天魔因臣服於天師與趙帥的神威,也融入了五猖兵馬的大部隊中。
說到底,算是一隊奇兵。
但靈性調度,除非黃帝或是九天玄女親至,不然,依舊難以調動。
而黃巾力士不同,大法力祭煉之後,甚至能如真正的軍隊一般行進,布置軍陣,或正或奇。
由黃角大仙創造,多方演化,無他,一開始,這法子的確很簡單。
但陸沉學的,自然是完整版。
先建立高壇,朝采紫霞,夜收黃氣,輔以金戈刀兵之氣,乃是以氣凝神,以豆塑身,祭煉之後,能做到念動隨發,長久不用消散。
其中,黃豆可以換成其他的東西,比如,紙人,玩偶,泥像等等。
若是黃豆不在身,也可以用法力催動,但其中細節,存在時間,就不如黃豆版本的了。
陸沉反複看了幾遍,這才向外走去。
大殿一側,在箱中翻找到了一盆黃豆,黃豆保存時間比較長,陸沉又挑選了些好的,約莫一百二十粒左右,放在碗中,拿到殿前。
裴煙早早等待,見陸沉端碗出來,道:“我來幫你。”
“嗯。”
陸沉點點頭。
兩人需要弄一法壇,不能在前山,隻能在後山斷崖頂。
法壇需固定形製,越高越好,上接九霄,下入幽冥。
且不能隨便被人打擾。
斷崖頂上。
陸沉清出一片空地,六名黃巾力士在一旁輔助。
先搬來巨石,切成相似大小,每一塊,隻能稍比上一塊小一些。
如此層層累積,形成三尺高台。
約莫丈許大小,能夠放下法壇香案,還能讓陸沉在上麵遊走。
四方四角,插上四麵大旗。
上書【黃天】。
左右理應弄些石像附著金甲大將看守,好能做個耳目護衛,但眼下陸沉還未祭煉完畢,也就放了四塊巨石立在法壇四角。
回頭未必要弄個黃巾力士,最好弄個石敢當,精魄點化頑石,化四員大將,能除惡鬼,把持正道。
高台之上,陸沉又把殿內的香案搬了過來,香爐清香,蠟燭淨水,木劍符紙,紅繩鈴鐺,一應器物,應有儘有。…。。
做好一切之後,陸沉便不能輕易放棄,祭煉黃豆,製造黃巾力士,要個好幾天。
裝著黃豆的海碗放在當中。
陸沉抽出太阿劍,仰頭看天。
已然錯過收取紫霞之時,那就收斂些黃氣吧。
陸沉耐著性子等到天黑,入夜後,手掌一揮,便見蠟燭燃起。
右手一翻,便是陣陣狂風湧起。
陸沉左手指碗,右手執劍,口中念念有詞。
香爐內,三柱清香燃起。
六名黃巾力士護在法壇之下。
狂風湧起,吹得四麵大旗獵獵作響,陸沉揮劍再引,一絲黃氣便落在這碗中黃豆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