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1 / 2)

六十代年,也就是十幾年前,日立公司投入生的黏膠基碳纖維曾經風頭一時無兩,那時候,也有人提議加大在碳纖維方麵的投入,但被時任總工程師的村光田正一票否決了。

於是幾年後,也就是1970年左右,日本另一家公司實現了瀝青基碳纖維的量產,完全取代了這日立的黏膠基碳纖維,這使日立在這項投資上損失高達數十億,也成了村光田正履曆上的一大敗筆。

村光田正原本隻是打算考一考葉士釗近幾年的發展發向和應用的。

畢竟之前的事情發生後,他就想要一雪前恥,不僅加大了在這方麵的研究,很多事情更是親力親為,所以對碳纖維的發展趨勢和行業現狀絕對是他目前最了解的幾個方向之一。

卻沒想到被葉士釗一開口就揭了短,老臉紅過之後,頓時惱羞成怒起來:

“我問的是碳纖維應用的未來發展方向!葉先生左右而言他,很有意思嗎?”

“當然。嘲笑彆人的機會雖然很多,但畢竟像今天這樣的場合不是經常有,不一樣的感受,當然要多體會一下。”

葉士釗笑的很是真誠,隨後才話鋒一轉:

“八年前,瀝青基碳纖維被用作水泥增強材料後,發現效果很好,目前已經完取代了你們的黏膠基碳纖維,但隻是做為增強材料顯然不足以發揮碳纖維的性能優勢。”

“就目前而言高強、超高強、高模量、超高模量、高強中模以及高強高模等類型高性能產品才是碳纖維的發展方向,碳纖維拉伸強度從35gpa提高到55gpa,小規模甚至可以達到70gpa,才足以形成有意義的相應市場。”

葉士釗簡單的說起碳纖維的研究方向,卻讓村光田正以及在場的同行業在職人員心驚不已。

葉士釗所說的內容已經不是簡單的了解行業前景,他甚至將一些具體數值都準確的給了出來。

而他此時所說的正是不少從事碳纖維研究的人員所攻克的方向。

這些數字甚至他們才剛剛得到,但還未向外發布的部分,此時卻被葉士釗如此輕鬆的說起,讓他們有種自己的研究似乎完全被葉士釗看透的感覺,隻覺得頭皮發麻。

“沒想到葉先生對碳纖維行業發展居然這麼了解……”

從石墨礦扭轉局麵到此時討論碳纖維的發展,眾人對葉士釗的態度已經完全轉變,語氣中已經不自覺多了幾分尊重。

“碳纖維算是你瞎貓碰上死耗子蒙對了,那我要問問你,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展前景和方向怎麼看?”

村光田正身邊的一名龍國人還頗有些不服氣,跳出來拋出問題。

頓時周圍噓聲四起。

混合動力技術近幾年才提出來的概念,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很難有人能準確的描述其具體的發展方向,提出這樣的問題,葉士釗根本不可能提出什麼有意義的概念。

如果說之前村光田正是想下套欺負人,此時這個龍國人就完全屬於不要臉的耍賴皮了。

這樣的問題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或許很難,畢竟現在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但對於葉士釗來說卻是再容易不過的問題了。

因為後世滿世界跑的混合動力車早就已經給出了這個問題標準答案。

所以麵對自己同胞的刁難,葉士釗隻是微微一笑:

“混合動力的發展方向有兩個:第一,蓄電池電機降低油耗,第二電力補充動力……”

“當然雙管齊下,同步發展,同時實現降低油耗和補充動力還是混合動力的最終發展方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