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江南省外事局,涉外電視轉播大廳裡三層層外三層圍滿了江南省委的幾乎所有官員。
這次的事情雖然江南省委沒有出麵,但卻高度重視。
一大早以趙成義為首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就聚集在一起,密切的關注著這次論壇會的舉行。
同樣外事局的同誌們則開始密切關注起國外各個電視台的新聞資訊。
“你們說這次會不會像上次小葉同誌的事情那樣引發全世界範圍的關注?”
有同誌滿懷著期待半開玩笑的說道。
“恐怕不可能,這畢竟隻是一次學術論壇會議而已,不具備小葉同誌上次事件中能夠吸引人們關注的要點。引發大範圍的關注,應該不太可能。”
“大範圍的關注不太可能,不過小範圍的報道應該是會有的。”
隨即就有同誌理性的分析到。
“能有報道也不錯啊,這可是大事情,據說這次楊教授的技術十分先進,要真是能應用起來,據說足以讓汽車製造等好幾個行業進行顛覆性的革新。”
一群人正悠閒的聊著天,幾個正盯著電視畫麵的同誌突然驚呼了起來。
“什麼意思,順利,今天也要搞新技術發布會?”
“我這邊幾個日本電視台都宣布全程對日立的新技術發布會進行直播。”
“不止你那邊,我這邊歐洲好幾個電視台的整點新聞也播報了這件事。”
“看來這次日立真的是被小葉同誌打怕了,我們開發布會,他們也開發布會,可是他們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術嗎?也不怕丟臉的。”
外事局幾個年輕的小同誌都一臉嗤笑。
“等等,史密斯波特爾?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熟悉?”
正在看著日立討論會現場直播的一位同事突然皺著眉頭說道。
“史密斯波特爾不就是你前兩天幫楊教授翻譯邀請函的一位接收者嗎?”
“對,他是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係的教授,我幫楊教授翻譯邀請函的時候,特意去核查了這個名字的譯法,所以記得比較清楚。”
“不過他不是已經接受了楊教授的邀請函,並答應準時出席論壇會嗎?怎麼現在會出現在日立的討論會現場?”
“等等,不光是史密斯波特爾,這個尤金娜也是前兩天答應了楊教授會來參加論壇會的人呀。”
“不止這兩個,這幾個我也認識……”
隨著驚呼聲響起,好幾個外事局的同誌都湊到了日立新技術發布會現場的直播畫麵中。
一時間一個又一個讓他們十分熟悉的名字出現在直播畫麵中。
這兩天他們幫著楊光榮翻譯邀請函,對其中一部分人的名字記得特彆清楚。
隨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被記起來所有人都傻眼了。
“什麼意思?這些人不是答應了楊教授會出席今天的討論會嗎?怎麼一個個都跑到日本去了?”
“難道說,楊教授他們在機場沒接到人嗎?”
“這些人不會連最基本誠信都沒有吧?”
雖然不太敢相信這些科研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在已經答應了楊光榮的邀請的情況下集體放了鴿子。
但事實擺在眼前,不容他們不信。
於是很快這件事情就被彙報到了趙成義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