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軍自告奮勇要去借,葉士釗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於是高勇軍起早貪黑借了這幾天才湊出了今天這個陣仗。
“可惜今天的電視不是同款同型號,真要像你說的全部購買同款同型號的電視,今天的場麵絕對還能再上一個檔次。說不定就能嚇哭這幫沒安好心的東西了。”
高勇軍此時站在葉士釗身邊,頗有些遺憾的小聲嘀咕道。
而已經入座後的記者也已經開始從震驚中反應過來,不少記者都對眼下的場麵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原來葉先生說的距離不能成為溝通的阻礙是這麼個意思。”
“這是打算通過電視直播信號實現不同地域的同步溝通嗎?沒想到,電視機還能這麼用,大家參不參討論且先不說,光葉先生這一手的確是很有創新性,非常高明啊!”
其實葉士釗不過是借用了後視視頻會議的方式,讓人在日立發布會上用不同的機位直播自己需要的畫麵。
把那些已經去了日本的專家的影像和聲音重新集中到眼前的會議室,再由電視直播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個電視台播放。
這樣,在日立參會的各位專家就可以看著直播實現和龍國這個會場的無障礙溝通了。
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這個類似後世視頻會議的“電視會議”卻幾乎動用了京田次郞、川島涼賴以及米娜、艾倫等人的全部人脈,利用好幾個電視台的備用信號才得以實現。
換成其他任何人,沒有這麼多的人脈和幫助,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其實葉士釗之前日立絕對想儘一切辦法破壞楊光榮的這場技術發布會。
而想要破壞楊光榮的這次學術討論會,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歐美等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將楊光榮所邀請的人全部搶到自己的會議上。
所以,葉士釗將計就計,才弄出這個“電視會議”的反擊方式。
隨著記者陸續落座,在場的記者都被葉士釗這樣新穎的方式所折服,於是原本打算極儘嘲諷葉士釗的計劃被打亂。
不少記者都不自覺的轉變了對葉士釗的態度,有些甚至直接在節目裡誇起眼前的“電視會議”的創意來。
“不得不說,繼上次葉先生和日立的轉讓風波後,這次的‘電視會議’足夠記入史冊,真的是個很了不起的發明。”
“葉先生會前就在強調距離不能夠成為溝通的阻礙,很有道理,也很有堅持啊!”
很快,遠在東京的東本良木便得到了這個消息,看到滿眼電視屏的會議室布置時,東本良木也震驚了。
不過他很快就回過神來:
“溝通無阻礙是個不錯的創意,但不足以掩蓋楊光榮抄襲、偷竊日立全新科研技術的事情。”
“我們已經聯合包括英、法、德、美、日本、韓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在內的公正組織,對楊光榮今天所要提的新技術進行抵製。”
“在評定結果落實之前,我們將絕對不會使用和研究楊光榮所發布的新技術。”
“聯合抵製?”
葉士釗在會議室聽了東本良木的話,不由眉毛一挑。
後世,日立也正是用抄襲做為借口申請了對楊光榮所展示的新技術的封鎖和評估,而這一評估一拖就是近二十年,直到九十年代末,楊光榮才通過多方維權,獲得了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