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卻根本沒有人知道這份手稿是怎麼出現在他辦公桌上的。
“你們繼續調查這份手稿的來源,我必須去見一些重要的!”
說著,諾得捧著手稿,抓起自己的公文包飛快的出了辦公室。
他很快找到了與自己關係非常好的幾個業界權威,所有人都對這份手稿的內容表達了震驚:
“我不確定這個方法能不能行得通,但從他給的提示來看,這樣的改進是絕對可行的,而且,我能確定,這樣的改進如果能夠成功,對現在技術來說,一定是顛覆性的改變。”
“了不起啊,了不起的設想啊,這個方向很不錯,想法也很實用,如果真的能夠成功的話,這可是足以讓咱們航空製造業來個大地震了!”
“火箭推動器的具體技術內容我不太了解,但就我的知識層麵來說,這個研究方向非常有意義,你最好找軍方的研究機構,將這份資料交給他們評估……”
幾個小時的時間,諾得一口氣拜訪了十名知名學者和業內權威,和他猜想的一樣,隻字片語的內容得到了各個行業大佬的認可。
甚至軍方都在得到消息後高度重視起來……
而同樣的事情,在德國、法國幾乎同時上演——所有的內容都直指這次龍國人的新技術。
“這些設想,跨越了數個行業,而且都是目前行業最頂尖水平,似乎全都是衝這個叫葉士釗的人來的。這難道是這個叫葉士釗龍國人對巴統的反製手段嗎?”
很快,幾個國家的相關部門人員就召開了緊急會議。
三份手稿已經在幾個國家內部進行了交換,所以三分手稿同時出現在了三個會場的桌麵上。
看到這三份手稿,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人這件事情是葉士釗搞出來的。
畢竟,出現時機、動機都直指這次龍國發布的新技術,又同時在葉士釗被巴統拉入黑名單召開記者會的時間發出,這樣的巧合,讓人無法不將其與葉士釗聯係在一起。
“他隻是個普通商人,雖然據說也是懂技術的,但我看過他設計的水泵電機、煤礦的支護體係,應該就是懂一些機械設計而已,這三份手稿卻橫跨了十幾個專業,每一條都是行業頂尖水平,憑一個挖礦的龍國人能拿出這些研究資料?絕對不可能!”
“如果跟這個叫葉士釗的人沒有關係,那這些東西出現的時機又怎麼解釋?”
“我也覺得這件事情跟那個叫葉士釗的龍國人脫不了乾係!”
“我不同意,你們不能忽略這三分文稿的科研價值,這樣的東西,區區一個龍國人是不可能拿出來的。”
“不止是葉士釗,這背後必然有龍國的乾預……”
三個國家,三場會議,都在為葉士釗爭論不休的時候,葉士釗的記者會也已經接近尾聲。
首先是讓曲曼玲將水泵廠大部分的管理人員借調了出來,組成了一個臨時委員會,專門負責接收資料和溝通,然後又現場解答了不少立項方麵的問題,對申請項目做了相關的規定,留下曲曼玲和臨時組成的委員會繼續和現場企業溝通,葉士釗在安保人員的護送下,終於離開了會議室,回到了新裝修好的辦公室。
而除了三大國家的緊急會議,無數的企業和政體都在爭對這次龍國的新技術事件開始討論。
小國家小企業躍躍欲試,而大國和大企業則是進退兩難,葉士釗的名字頻繁的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
而此時省委的聞鴻宣已經被嚇破了膽子:
“趙書記,小葉同誌這可是捅了大蔞子,要壞大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