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告訴他就在今天晚上,而且是現在、馬上,越快越好。”
“可是這麼晚了……而且拜倫先生今天回房間之後,門外的請勿打擾就一直處於開啟狀態。”
曲曼玲因為有過留學經曆,知道這些事西方人把工作和休息分得很清楚,非工作時間貿然打擾。在她看來並不是什麼明智的行為。
葉士釗卻毫不在乎,工作和私人時間分得很開?在他看來隻是利益不足夠而已。
見葉士釗堅持,曲曼玲便不再遲疑,答應下來。
跟葉士釗共事的時間不長,但她已經基本摸清楚了葉士釗的行為習慣,葉士釗似乎對大多數事情都有自己的見解,不是一個太聽從彆人意見的人。
“非常榮幸能接到您的電話,我正迫不及待想找葉先生一談,隻是想著貿然打擾,是不是太唐突了。”
“沒想到葉先生會主動打電話給我,我現在收拾一下,馬上過來拜訪葉先生。”
讓曲曼玲沒想到的是,她的電話剛一打過去就被拜倫接起,拜倫反而第一時間表達了主動來找葉士釗談一談的想法。
曲曼玲眼神閃了閃,很是訝異。
彆看誰先找誰似乎隻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在談判關係中,這同樣意味著主動權的問題,回龍國這幾年,曲曼玲已經漸漸習慣了龍國人事事以他人為先的,不得不將自己陷於弱勢的狀態,這還是她這些年第1次享受這樣的待遇。
很快曲曼玲就接到拜倫禁止趕往省委招待所。
在葉士釗略顯逼仄的房間裡,拜倫甚至還拿出了他精心準備的禮物。
看著精心包裝過的禮物盒,曲曼玲更加詫異了。
能讓法國人這麼用心的,除了他們的情人,就隻能是十分重要的客戶了,但明明下午接機的時候,拜倫還一臉高傲,完全不打算搭理人的樣子,下午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態度轉變這麼大?
曲曼玲的疑問自然是沒有答案的。
將拜倫送到葉士釗的房間後,她就被拜倫客氣地請了出來。
看著緊閉的房門,曲曼玲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最後搖頭離開。
而房間內,拜倫正掏出兩份文件:
“對於葉先生所提供的清單,我們進行了詳細的斟酌,除了技術部分,其他所需要的設施和設備,我我們能夠全額提供。希望葉先生能夠感受到得到我們的誠意。”
“我們希望交換的是三份清單所涉及的全部研究方向,以及一期研究數據。”
拜倫將兩份文件遞到葉士釗麵前說道。
可葉士釗卻並沒有接過的打算:
“設備和技術一樣不能少,我們不打算接受討價還價。”
“而且,三份手稿的具體內容我們並不知曉,所以不接受任何與三份手稿的相關條件。”
“我們已經排查過美、法、德三國所有科研團隊,確信沒有進行相關內容研究的人員。三份手稿出現的時機這麼湊巧,葉先生沒有必要否認。”
“如果不是三份手稿,單是楊先生的斜齒平麵渦輪軸杆技術並不值得我們花這麼多心思,我相信葉先生完全明白這一點。”
拜倫並不介意葉士釗的否認,而是直接了當的開始分析起來:
“葉先生應該明白,我們國家在技術方麵是明顯落後於其他兩國的。”
“所以,我們願意用最大的誠意來和葉先生換取三份手稿提及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