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沉默後,台下一名記者站起身拿過提問話筒質疑道。
“如果不能證明輻照滅菌的安全性,不能確定放射性物質的殘留情況,這項技術根本沒有推廣的意義……”
隨著台下那名記者的提問,葉士釗身旁的東本良木也跟著表態道。
“輻照滅菌的基本安全性已經得到了證實,目前隻是沒有係統性的認證而已。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常修才在一旁的想要解釋,卻被葉士釗攔住了。
“這也是我今天要向大家證實的問題。”
“關於輻照滅菌技術安全性問題,已經獲得了國際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
“這是相關的認定證書。”
葉士釗將事先準備好的幾份認定證書掏了出來展示道。
“安全認定證書?”
因為日立對輻照滅菌技術的重視,以至於這段時間日本各大財經新聞討論的最多的就是相關技術的發展問題。
輻照滅菌技術在醫療行業食品消毒衛生行業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但同樣的核輻射殘餘問題卻是該項技術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難度在於,對於一項跨領域使用的技術沒有一家機構願意對它的安全性輕易給出結論。
以葉士釗此時所提到的這三大組織來說,每個機構都隻願證明自己專業所涉及到的部分,對於自己專業所不能涉及的部分,一直不願意給予肯定。
但葉士釗這次讓三大組織各司其職,各自隻證明自己專業所能涉及到的部分。
當三個部分分彆作出證明,三份證認證書同時出現的時候,葉士釗自然等於完全確定了這項技術的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葉士釗此時掏出的三份認證文件反而頗具震撼力,讓這個結論變得更加令人信服了。
這次連一旁的常修才都目瞪口呆:“你居然想到拿三份不同的證明,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證明!”
“我們全都是一葉障目啊!”
常修才在安全性問題上自然花了不少功夫,甚至一向不善交際的他為此還奔波了很長一段時間,可結果卻是毫無辦法!
他是真沒想到葉士釗一次性甩出三份證明,就輕鬆的解決了困擾他已久的問題。
“知道大家對輻照滅菌的市場前景很是關注,對這項技術的推廣頗為擔心,對我所說的年收益超過10個億深表懷疑,所以我這次除了帶來了簽約的消息和這三份證明文件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宣布!”
“到目前為止,一共有87家企業和單位和我們簽訂了輻照滅菌技術應用合同。”
“這其中就包括了聖加國際醫院、小琳製藥……”
葉士釗爆出一長串企業名稱頓時讓台下眾人都目瞪口呆:
“87家企業不會囊括了整個日本各行業中最頂尖的企業吧?”
“真要是這些企業都使用他的技術,未來彆說年收益超10個億了,就是三五十個億估計也不是什麼難事……”
“日立居然錯失了這麼好的項目,看來日立的衰敗是不可避免的!”
“趁著現在價格還行,要不咱們先把手上的股票處理掉吧?”
不論是台下還是電視機前,原本隻是觀望的眾人第一反應都是想著趕緊處理手裡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