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書院之後,朱允熥和朱雄英、朱俊康兩人就開始商量火車道應該從哪兒走。
其實也沒啥商量的,當然是走直線最好。
直接從距離南京最近的長江北麵開始修,一路向北,跨過山東之後進入北平。
可惜這些事不能看著地圖辦,畢竟實地情況複雜,鐵路要避開大山,避開河流。
最主要的一個難點就是黃河。
要知道,這個時候黃河上可沒有橋,都是靠船運人的。
朱允熥倒是想在黃河上修橋,可現實卻不允許,最起碼最近幾年是不行了。
沒辦法,隻能選擇另一個辦法了。
將鐵路一分為二,長江北至黃河南是一段鐵路,黃河北至北平是一段鐵路。
定下最基本的辦法,朱允熥開始分工了。
首先是錢,由朱允熥負責找礦,然後和朱雄英造錢。
等這件事上了正軌之後兩人就一路北上勘測火車道路。
而朱俊康則負責造火車頭和車廂,同時朱允熥交給朱俊康一幅蒸汽汽車的圖紙,讓他試試能不能造出來。
遠在壽州的朱俊清也被安排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在各府買地建廠。
常七常八等人被安排出去買木頭去了。
分完任務,朱允熥和朱雄英踏上了尋找金銀銅礦的路程。
兩人一路向南,來到了池州府,到達池州府後兩人直奔銅陵。
銅陵是直隸最大的銅礦,從春秋之時,曆朝曆代都這兒挖礦。
因為技術的原因,這兒的銅礦雖然開采了上千年,可地下還有數不清的黃金黃銅。
到這兒以後,朱允熥按照係統中兌換的位置,來到了一個無人開采的地方。
“就是這兒了。”朱允熥指著一座大山。
朱雄英看著荒蕪的大山,半信半疑的問道:“老三,你確定這兒能有銅礦?”
“沒錯,這兒肯定有。”朱允熥確定的回答。
“行,那就這兒吧,我回京一趟,先把這兒買下來再說。”
“好,我就不去了,我在池州府等著。”
“好。”朱雄英說完,獨自一人上了馬車離開了這兒。
等朱雄英離開後,朱允熥也坐上馬車走了。
等了五天,朱雄英才從南京趕了過來。
他不但將這座山買下來了,同時還將附近的幾座山全部買了下來。
不但如此,他還從京城帶來了一支千人軍隊和幾百名工匠。
對比,朱允熥充滿了羨慕,不知道自己啥時候才能有直屬自己的軍隊。
所有的事情都辦完了,朱允熥朱雄英兩人開始招人挖礦。
忙活了半年多的時間,這座銅礦開始挖掘了,算是走上了正軌。
辦完這件事,朱允熥和朱雄英離開了池州,開始勘測火車道路。
兩人從南京城對麵的江浦開始,一路北上,所經過的地方全部花錢買下,同時讓人將路線記錄下來。
買地和記錄路線是由專人負責的,朱允熥和朱雄英兩人隻負責往前走就行了。
兩個月後,兩人出現在了黃河邊上。
坐船跨過了黃河,兩人繼續一路向北,跨過了山東全境,來到了北平府外。
“行了,就到這兒吧。”朱允熥看著不遠處的北平城牆,對朱雄英說。
“再往北一點吧,我看可以修到懷柔。”
“行,那繼續向北走吧。”朱允熥點點頭,和朱雄英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