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消息。”朱雄英朝門口看了看,一臉神秘的趴在朱允熥耳邊。
“咱們可能要遷都了。”
“什麼?”朱允熥瞪著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朱雄英。
“你彆這麼大驚小怪的行不行。”朱雄英輕輕的拍了一下朱允熥的腦袋。
“不是,這什麼時候定下的事啊?”朱允熥一臉懵逼。
在他印象中,明朝遷都不是朱棣上位之後的事嗎?
怎麼這時候朱元璋還活著呢,就準備遷都?
“還沒定下來呢,不過我估計八九不離十了。”
“哪兒啊?洛陽嗎?”
朱允熥猜測是洛陽,因為根據他得到的消息,朱標在北平和西安停留的時間並不長。
而在洛陽卻已經停留了兩個多月了,直到現在都沒有回京。
十有八九是相中洛陽那個地方了。
而朱雄英的回答,也正好印證了朱允熥的猜想。
“對,咱爹在那兒已經開始物色皇宮的位置了。”
“唉。”朱允熥無奈的搖搖頭。
他心中其實對遷都挺矛盾的。
一個是京城作為大明的的都城,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
再加上南方靠近海邊,以後出海什麼的也方便。
當然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
遷都,肯定要造一個全新的城池和皇宮。
這個花費可是巨大的。
就算是朱元璋節儉,那花費最少也得上億兩白銀吧。
不但如此,還要加上人力物力時間。
這可都是真金白銀啊。
到時候朱元璋肯定得朝自己要錢。
關鍵是現在自己也沒多少錢啊。
光是一條寧波府到應天府的鐵路,這還沒修一半呢,就花了他不少錢。
另外書院的開支,造船廠、火器廠、王府建造、士兵軍餉等等等等。
雜七雜八的加起來,朱允熥從倭國掙的血汗錢都花的差不多了。
不過呢,遷都到北方也有好處。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籠絡北方百姓的人心。
畢竟從南宋開始,幾百年的時間,漢人朝廷從未到過北方。
再加上前朝定都北方,導致如今北方百姓對大明的凝聚力並不是很強。
“你歎什麼氣啊。”朱雄英對於遷都的問題倒是和朱元璋想的一樣,讚同遷都。
眼下看到朱允熥歎氣,朱雄英一臉納悶。
“沒什麼。”朱允熥搖搖頭,對遷都的問題選擇了沉默。
“對了大哥,你找人幫我打個四輪車出來吧。”
朱允熥不想整天待在房間裡,他還準備在京城休息一段時間之後回封地呢。
這一段時間,朱允熥心中有很多想法,就等回封地之後開始實施了。
對於朱允熥這個要求,朱雄英想都沒想直接點頭答應了下來。
兩人一直聊到下午,一直到朱元璋找朱雄英,朱雄英才離開朱允熥的房間。
隨後的幾天,朱允熥每天就是配合小麻換藥,然後等著四輪車的打造完成。
而朱雄英每天除了幫助朱元璋處理政務,也會擠出時間來看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