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心裡心疼,從小有好吃的,哥姐都是緊著她,她吃肉他們吃裡麵的配菜。
她上前拿勺子盛出一塊肉,“二哥,幫我嘗嘗熟了沒有。”
沈誌……
拗不過妹妹的他,接過碗,嘗了一小口,聲音有點啞:“好吃。”
這廂,陳二嬸子已經哄好了小嬰兒,她道:“才小舟來看過娘倆兒,說是要去村長家看看他娘。
小舟媳婦剛睡下,估計這一兩天身邊離不了人,你們多費心吧。”
“嬸子哪裡話,您一隔邊兒鄰居都這麼儘心,我們本族的哪能不儘力。
更何況,早年大舟和小善玩兒的又好,又一起……”管氏輕拍了一下自己的嘴。
她道:“我讓大郎送您家去吧。”
陳二嬸搖頭:“彆客氣,他們都忙一宿了,剛進西院去收拾。
兩步路的事兒,再說,你瞧天都大亮了。”
說著就往大門走去。
“陳二奶奶等等。”沈笑拎著個小壇子要遞給她,“隻有湯,給家裡小妹妹們捎去。”
聞到了飄出的雞湯香味了,陳二嬸子不接,哪可能光是一罐湯。
管氏拿來直接塞給她,“二嬸子快彆客氣。”
最終陳二嬸接過拿走了。
“伯娘。”沈笑有點小心翼翼的喊道。
管氏一歎,“那雞養著下蛋,是給你補身體的。
不論是益善堂還是回春堂的大夫,都說你身子弱,得補養,雞殺了,還會有蛋嗎?”
“伯娘,隻殺了一隻,再說我身體現在可好了,你看。”沈笑舉舉胳膊,露出小手臂,“可有勁兒了,才還給沈大路摔地上了。”
“要叫大路哥。”
沈笑不置可否,“好吧。伯娘,咱快去西院給大伯他們下麵條吧。”
雞都殺了也燉了,還是給丈夫兒子吃的,管氏能怎麼著,隻能去給他們下麵去。
臨了又吩咐沈二郎給隔壁七奶奶和成嫂子送份去,至於村長家,還是算了,人多眼雜還得路過沈大路家,麻煩。
一家人吃過香噴噴的雞湯麵,管氏又給小舟媳婦朱氏喂了雞湯,都趕緊回房補眠了。
特彆是沈大伯,一宿下來,人都快趴下了,他十年前亂兵中救護家人時,落下了暗傷。
每年夏秋雨水多發之季都要去回春堂看診,醫資不菲。
他和管氏又將五個孩子平安養大,還供著上了學,可想而知得多能乾。
忙完十幾畝地裡的活兒,一有空沈大伯就上三十裡外的張家灣碼頭去找工作,管氏請哥哥幫接些縫補的活兒。
有時遇到好工錢的活兒,沈大伯就住在張家灣的破廟裡,連著上工。
而家裡的孩子,地裡的活兒,又都交於管氏一人操持。
得惠於沈家的老祖宗出過舉人,特彆重視教育,專門劃出五十畝族田,族裡不論男女,每月隻收一餐的口糧,管兩頓飯,給幼童啟蒙。
幾個孩子都上過學,識得字會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