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直到酉時,才等來了大哥,他已經替秀永抓好了藥,說是胡大夫幾針下去,人已經醒來能吃東西了。
沈遠得知三郎學裡放了農假,就道:“那你回頭去打穀場翻麥子,爹老覺得你二哥翻的不勻稱,非得跟他一塊去不可。”
“爹還是放不下心。”沈曜趁機提出請人,說服了大哥,他二哥根本就不用考慮,二哥巴不得有人能乾完田裡的活兒。
“可咱家現在銀錢上不湊手,夏天的菜也賣不上價。”沈遠倒是明白弟弟妹妹的苦心。
“大哥,你忘了菜園那些南瓜了?胡太太收到不是很意外嗎?”沈笑提醒道:“我們比彆人的早結果一兩月,現在可以提前上市,賣到通州城去。
而且,苦瓜和金花菜,我們都可以一並拿去試試。”
沈笑冬天早育種,就是準備和它們大上市時打個時間差。
兄妹議定請多少人時,沈悅和許祥回來了。
知道家裡有病人等著煎藥,沒敢強留,裝一籃豆腐送他們離開。
家裡一下住許多人,管氏好一頓安排。
吳氏和她兒媳朱氏在西屋是不能挪動的。
她和蔣氏母子住在東屋,孩子得在家養個一旬。
西院二郎的房間讓給沈小舟和周方海。
二郎三郎跟沈大伯一起還住在西院三郎房間。
曉得次日妹夫家要收柳林水窪那塊麥,周方海說是要陪妻兒住兩天,實際他大清早就和沈遠他們一起下地了。
管氏想了想,知道親家大哥在謝自家,實在親戚就不外道了。
而沈笑和哥嫂,早早就起來收菜裝筐,還用井水把菜收拾乾淨才裝車。
三郎沈曜彆看隻有十二歲,趕車也是穩當的很,兩人卯時二刻出發,不緊不慢的,一刻多鐘就到了縣城門口。
許是提前大麵積夏收,他們到達城門口時,前麵排隊進城的人並不多。
兩人拿出管氏準備的卷餅和米粥,就坐在車上吃起。
吃完,沈笑看前麵挑擔子背筐子的人坐地上等,不由歎道:“也虧得咱村離縣城近,要不得和他們一樣天不亮就出發。”
“那你得慶幸,咱家有頭騾子,不然十來裡地,你卯初就得出發。
這麼幾筐菜,兩個人可背不來。”換下一身儒衫,穿著褐色短打的沈曜翹起嘴角,拍拍自家的騾子。
兩人說話功夫,城門就開了,原來已經卯正了。
隻見頭一個從城裡出來的人,一路小跑到他們跟前:“七兩,曜哥兒,我來領你們去。”
“起這麼早,吃飯了嗎?”沈笑說著,從斜挎的布包裡,拿出卷餅給他,“我伯娘做的。”
程懷謙不客氣的接過,跟沈笑三兄妹學功夫時,沒少吃她家東西,他跳坐到車轅上就開始吃。
沈曜斜瞥他一眼,腹誹這家夥從不把自己當外人後,趕車進城先去取豆腐。
賣菜的過程很順利,幾筐菜就賣了二百多文。
倒是找人幫工,費了點事兒。
農忙時節,並不好找到人,程懷謙跑了幾個地方,才給湊齊了五個人。
這邊廂,沈笑買完肉,想到空間裡還有幾百斤的大米和白麵,她就隻買了米麵各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