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的一號二號地,成了林家兩個莊戶教學的地方。
這地,沈笑前幾天隻澆了一號,故意沒有澆二號地,就是為了做觀察用的。
一號地墒情好,林莊戶在高壟之上開了一條約兩寸的溝。
他抱著一把苗,一邊講一邊放苗到溝裡,小丫頭翻譯道:“提前澆透水的地,開溝深小兩寸,苗和苗距離八寸到一尺……”
隨著他們的講解,沈笑拿筆在一旁記下重點,紅薯要斜插,葉子最好埋的餘下頂上的兩片一心,土不能蓋大厚,兩寸即可。
埋好土之後,不用拍秧苗邊的土。
等這邊記完,她又跑到二號地記錄,沒澆透水的地,可以種秧苗時先用水澆到溝裡,三尺長兩碗水。
水滲進土裡後,把苗斜放掩土。
或者,直接種完後,再一棵棵澆水也行。
陶然很好奇她都寫些什麼,“七兩,我能看看嗎?”
“給,等回頭我找您拿。”沈笑說完就跑去栽苗了。
她看時間不早了,就征得伯娘和大伯商議:“大伯,咱們想快點栽完,不如出錢吧。
還和打壟一樣,每人負責一條。”
管氏為難道:“上回隻有十來個人,花了百十文。
這回全村人都在看著,你怎麼給錢。”
沈大伯卻道:“今天就算了,明天……”
正說著,沈村長幾個找來了,“七兩,能不能讓他們到半坡去教教大夥兒。”
沈笑一拍額頭,“村長叔,我就和縣尊說去。”
她這一講,林修堯自然同意,這片地方小,半坡地多,寬闊。
與是所有人又去了半坡栽種,這下,一二號地就剩下沈遠沈誌和周氏了。
不過剛剛幫忙的人多,已經栽下一半了。
他們三人正繼續種苗時,沈笑又回來了。
“二哥,咱把秧苗送家吧。”
沈誌不願意,他道:“那多麻煩,送家明天還得再拉到地裡,放這兒,今晚我就在騾車上搭個棚,看著。”
“我跟你一起。”沈遠不放心。
“大哥,你明天一早就得走,我和二哥看著。”沈笑不同意。
“讓你大伯和二郎看。”管氏也回來了,她喊上沈笑和周氏:“你們和我去半坡,給彆人都搭把手。”
“唉。”姑嫂跟管氏一起走了。
沈誌看看天,“大哥,今天咱們種不完了。
明天你去河堤,就更不好種完了。”
沈遠又抱一捆苗,笑道:“不會的,七兩一定會出錢請人的。”指了指一垛秧苗道:“她不會讓苗放這好幾天的。”
還是沈遠心裡明白,沈笑果然又和管氏提了雇人的事。
管氏咬咬牙,九十九步都走了,最後一步花點錢就花了:“晚上,我們先把上次的十來人定下。”
沈笑覺得人肯定不夠用,一個人一天能種一畝就夠厲害了,“伯娘,七八歲的孩子,也可以乾的,工錢減半就行了。”
“五文?”管氏拍拍胸口,她得緩緩。
沈笑也幫忙,然後道:“伯娘,上回打壟輕省,種秧苗不輕鬆。
大嫂,你覺得和種豆比如何?”
“種豆子比這個快多了。”周氏笑道,然後問她:“你打算給多少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