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四丫不用除族了?”沈拾確認道。
沈四爺道:“不用,但是一旦她進宮,立刻就會被除族。
你們家也必須分支出去,離開沈家村。”
沈笑沒有聽到沈拾再說話,隻聽到村長招呼大家簽字按手印。
她停止運轉靈力,心裡有些明白了,皇家書院可能就是當初女帝設立的武學院。
觀程寧的行態,也是學過一些功夫的。
等到門從裡麵拉開,沈笑與幾位長輩打招呼,“四爺爺好,八爺爺,九爺爺,十爺爺好。
各位叔伯哥哥們好。”
“七兩啊,聽說你要買紅薯?”沈九爺問道,他家就在七太奶家東邊,和沈笑的兩個大棚就隔條村中的大路。
大家也都不走了,他們都聽說了,七兩用紅薯製出了粉條。
“買,我和縣尊不一樣,我不挑那些又大又齊整的。
那些挖斷的我也要,但是有蟲眼的我不要。”沈笑申明道:“不過,我一文錢四斤。”
“可以。”沈九爺準備賣給她。
“啥時候收?”沈十七道:“挖斷的放不住,去年我舍不得吃,後來都放爛了。”
沈笑想了一下,道:“明天就開始收。
你們誰家有親戚想賣,可以找我家,或者等我二哥上門去收。”
“那行嘞,我回家給你裝好,明天送你家去。”
“我也送。”
“一準兒明兒個啊七兩。”
“一定的。”沈笑拱手道:“謝謝大家捧場,我會當場結清帳目。”
“喲,那我得快回家準備去。”
“走走走,先去收棗,完了去裝紅薯。”
“紅薯?現在彆人都叫白薯,我上回還在通州城,聽有人喊:賣烤白薯嘍,
京城新出的烤白薯,又甜又麵。
好多個人圍上去買,嘿,我以為是什麼稀罕物。
結果湊近一看,是咱們種的紅薯。”
“其實白心的最多,我看叫白薯合適。”
“哈哈,一個地兒一個叫法,我跟人去天津送了一船貨,那裡叫山芋。”
“真的呀?”
“那可不。”
目送大家都離開,沈笑迎上沈大伯,道:“大伯,七太奶他們都還在裡麵吧?”
“在。”沈大伯問道:“有事?”
沈笑點點頭,見左右都沒有人,她道:“大伯,我原來想,咱們今年做一年的粉條,慢慢的大家也會知道怎麼做。
這都是眼皮子活兒,看一遍都能學會。
有人上門問,就告訴他們。”村裡,基本上都沒有秘密的,每家都有人串門走動,她本來就沒有打算一直保守著製粉條的方法。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實際上好多東西,在古代都已經出現。
就比方溫室大棚,其實漢代就已經有反季節的蔬菜了。
宋代的溫室,冬天可以培育許多花卉裝點冬日的房間。
還有很多的吃食,比如豆芽,東京夢華錄裡就有詳儘的生發方法。
再比如有名的東坡肉,雲酥片鴨。
“你現在改主意了?”沈大伯道:“七兩,方法是你的,你自己決定。”
“那,大伯,你和我一起去找村長叔他們吧?”沈笑又把沈大伯扶進了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