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太奶也道:“知道你們都看不上這半份月銀,可你們看看我妯娌倆,一個白發漸多,一個老眼昏花,真打算讓我們在族學裡死爾後已呀!”
沈笑和朱氏同時起身,給兩位太奶行了一禮,當然,沈笑的福禮依然有些不太流暢。
昌林和小拴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卻記得這是給長輩行禮。
兩個小娃娃也一起爬起來拱手手。
離的近,福太奶倒是能看清,她摟住兩個小兒,心肝兒寶貝的一通叫。
她一生未有子嗣,福太爺卻對她敬愛有加,兩人以前過繼過孩子,卻也在十幾年前守城時沒了。
打那之後,他們便不再過繼孩子,把族學裡的孩子當自己孩看。
沈笑一禮後要開口,七太奶又道:“七兩,你教教三字經的本事還是有的。
小葉子這兩年,就跟著你學的不錯。”
“可我那還有許多事兒……”沈笑在七太奶和福太奶的注視下,有些氣短,她撓撓額頭,“我跟我伯娘說一下?”
朱氏和沈笑沒有想到來一趟族學,帶了個任務出來。
“七兩,看兩位太奶的意思,我們是推辭不得了。”
“朱嫂子,沈氏族學女班,有些青黃不接了。
外麵的村子,族學義學少,女學更少。
咱們沈家的姑娘,雖然說認字多,但能和七太奶,福太奶她們這樣學的深的不多。”沈笑也終於明白,為何當初四爺爺一得知四丫沈明心有機會入皇家書院,就支持修正族規。
後來幾位族學的老人家都信四丫送程儀,未必沒有希裡她將來反哺族學的心思。
她道:“希望家裡的哥哥們爭氣,能有幾個娶到書香門弟的嫂子。”
朱氏斜她一眼:“七兩,你不厚道。
你是不是打算丟下我一人在族學,自己跑一邊兒輕閒去?”
“嫂子,我是那樣人嗎?”
“是。”
兩人在大門外說說笑間,族學裡又響起的朗朗讀書聲。
她們回到磨房,都打算一會回家了再各自和家人說。
好在,兩家的東西磨的不太多,她們回來沒多大會兒就磨完了。
不過,在沈笑拿著棒子麵和紅薯麵給沈小舟家送的時候,吳氏也拎著半桶篩好的生豆漿出了門。
兩人正巧在半道上相遇,沈笑遞過麵,道:“伯娘,咱都彆客套,麵你拿走,豆漿我也拎走。”
“那伯娘就不跟你見外了。”吳氏接過,兩人互換了東西離開時,正巧被姚氏看見,她不忿的甩門進家。
沈笑沒有看見,看見了也不會理她,快快樂樂的回家去了。
“這麼多豆漿。”周氏接過道,“中午悅娘來家,送來的豆乾豆腐還有好些。”
“那我們就做成豆皮。”沈笑道,“正好燉道中午餘下的肉菜裡。”
“你不是說還做紅薯皮紮嗎?”管氏這邊已經用紅薯澱粉與水攪拌,正準備著做紅薯皮紮。
“伯娘,家裡這麼多人,多做個唄。”沈笑上前道。
和爺爺坐小墎子上燒火的昌林:“多做個唄。”
“臭小子,鍋裡給你蒸著蛋羹,還嘟不住你的嘴。”管氏笑罵道:“你有幾張嘴?”
“一張。”昌林伸出食指。
沈笑蹲下,道:“昌林,你剛剛和小拴子一起去族學了,想不想學讀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