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長想了想道:“念哥兒,晉王全家都在京中,帶來的府兵不過三百,對當今來說,還不如齊王魯王的危脅大。
若是要除爵,當今應該會如對魯王那樣,直接將之廢為庶人。”
顧道長拿筆畫了個簡單的路線圖,他道:“而且,宣德二年秋天,北疆所部避過晉王的封地要塞,不打雁門關,而直接攻故古北口,除了劫掠物資,可能也是一種計謀。”
沈笑問道:“定遠侯為什麼會被降爵?
在前線打了敗仗嗎?”
“表麵是這樣。”顧道長沉吟片刻道:“實際是因他家幾家下注。
皇後出自他家,晉王正妃是他家的。
齊王側妃則是定遠侯的旁枝嫡女。
且他家還想將下一代,許給當今的二皇子。”
“二皇子不是出家了嗎?”沈笑覺得,這皇家容易出奇葩,有喜歡打仗的,有喜歡修仙的,現在又有一位喜歡做渡化人的佛爺。
……
皇宮,宣德帝午睡醒來,問夏公公道:“老二最近在做什麼?”
“在寺田裡種白薯。”夏公公回道。
“嗬,不務正業。他不是說要研究佛理嗎?如今又改種田了。”宣德帝有些起床氣。
可這話夏公公聽得,卻說不得,他隻慢慢侍侯皇帝起身。
並道:“爺爺,常寧郡主給您送東西來了。”
“噢,快讓她進來。”宣德帝立時喜道。
……
縣衙,風塵仆仆的啟航終於回來了。
他隻洗了把臉,就去見林修堯,“少爺,我追了那人幾天,他確實不是大興的。
竟然住在譚拓寺的一處山腳下。”
林修堯道:“坐下慢慢說。”他吩咐揚帆道:“讓廚娘準備些好克化的吃食送來。”
揚帆領命而去後,他又道:“念哥兒和我捎過信兒後,各村都有加派人手巡檢。
還未曾發現什麼異處。”
啟航稟道:“少爺,這人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他那秧苗卻不是自己種的。”
“說說。”
啟航道:“是一位小沙彌上門,買走了那袋秧苗。
我去跟上時,卻發現有雁翅衛的人在附近。
所以當下就下山了。”
“還有嗎?”林修堯想了一下,好像二皇子在那邊修佛。
“沒有了。”啟航搖頭,然後問道:“還用去沈家村嗎?”
“不用了。”林修堯道:“你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是。”啟航領命下去時,並不知道,他跟蹤的那個大叔,又一次來到了沈家村。
此時,沈笑已經去族學裡上課。
那位大叔趕著車,來到一號地時,沈大伯正指揮著大家在秧苗整齊捆好。
沈誌看到那位大叔,一下就想了起來,“大叔,你今天還來買秧苗嗎?”
“買,再買五十畝的。”那位大叔一下報了個數。
沈誌一算,“大叔,今天給你出不了那麼天秧苗。
這苗有的還沒有完全出齊,那得後天才能行。
而且,就算是苗出齊了,我這邊最多也隻有四十畝了。”
“那我就等等吧。”那位大叔道:“我在縣城住著,秧苗長好了,你給我留著。”
“那是一定的。”沈誌十分高興的道。
程懷謙走來道:“大叔,您貴姓,回頭我們到縣城找您。
還有,您得交一半的訂錢。”
沈誌猛一下拍頭,對了,光顧著高興,望了要訂錢了,幾十畝的苗可不是小數目。
他拍拍程懷謙,道:“念哥兒提醒的對。”然後對人道:“大叔,咱留個字據?”
“哦,還要留字據?”那位大叔有些猶豫,“我姓黃,把錢全付了,你們看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