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五十文一斤的辣椒,一個棚收入就是二十多兩。
另外一個種著芹菜青菜的大棚,每斤冬天都一二十文左右,下來也有二十來兩收入。
加上他們春夏之交提前一月時間上市的菜,進項可是不少。
管氏道:“本錢也不少的,請了小舟和寶哥兒幫忙,加上冬天暖棚裡用去的柴和油布,幾個孩子日夜輪守,都是幸苦錢。”
年前雪下的太大,孩子們守著兩夜不敢睡,就怕火炕一滅,火牆裡沒有了熱氣。
隻是比上碼頭扛包要輕鬆自在些。
沈笑推出那二百兩,道:“伯娘,縣衙和咱們二八分,這是教了二十多個人的錢。”
管氏隻取了一半,道:“以後,你們自己掙的,交一半就行。”
沈大伯笑道:“各人自己的錢都收著吧。
七兩這交上來的一百兩,正好夠蓋房子。”
沈笑拿出地契,道:“伯娘,都要蓋房子了,地契我不能拿著了。”
管氏看了看幾個孩子,道:“你們說呢?”
三個兄弟互視一眼,沈遠道:“兩張地契,一張娘收著,一張是七兩的。”
“我們和大哥一樣。”沈誌沈曜同時道。
在周氏懷裡,正打小瞌睡的昌林睜眼,道:“我也一樣。”
全家人再次被逗笑了,沈笑更是揉揉他的小臉蛋兒。
管氏拿了一號地地契後,又給沈笑數了買地的銀子。
第二天一大早,在沈笑跟著顧道長練習劍法之時,管氏備好了各色禮品,與沈大伯帶著二兒和他的大白鵝,一起去了縣城。
過程非常的順利,兩家交換了庚貼,管氏給譚二娘插戴之後,這兒媳婦算是訂了下來。
接下來哪一天成親,那就是下次再議了。
因著譚家中午留飯,給買秧苗的黃大叔裝車送走後,家裡就沈遠沈曜和沈笑三人了。
不過,顧道長和程懷謙中午拎了肉過來。
並且親自下廚整了一桌菜,沈笑驚歎顧道長的好廚藝。
清燉全雞,醉排骨,江米釀鴨子,紅燒獅子頭。最後再配個野菜豆腐湯,差不多國宴標準了。
“好吃嗎?”顧道長品著沈笑挖出的秋露白問道。
“好吃。”沈笑對紅燒獅子頭情有獨鐘,顧道長做的口味,與揚州的風味很是接近。
顧道長笑道:“那以後,舅公常做給你吃。”
沈笑邊吃邊點頭,等吃完飯後到廚房洗刷,程懷謙搶著去,“大哥,你忙了幾天了,歇歇。
三郎,你再去檢查一下行禮,這由我洗就行了。”
沈笑十分同意:“大哥三哥,沒有多少活兒的。
舅公可以做證,是吧?”
顧道長嗬嗬一笑,點頭道:“對,七兩,你來幫我燒些熱水沏茶。”
沈遠就知道這是舅老爺有話對七兩說,他就帶了弟弟告退。
沈笑等他們離開,道:“舅公,紅薯苗床秧完苗以後,我大伯要在一號地蓋三座宅院,到時候,您就搬來住。”
顧道長看了一眼認真洗碗的程懷謙,笑道:“好。”
然後他想了想,又道:“七兩,銀錢夠嗎?
舅公原先打先給蓋上院子呢。”
“夠用。”沈笑道:“舅公,啥時候您都得留身邊個防身錢。
我小著呢,將來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