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子的事有大伯和伯娘呢。
而且,舅公也會幫忙,二號地也要蓋幾個草房子。”沈笑還沒有進過京城。
顧道長說她滿月後進過,但是她沒有印象了。
沈笑告訴程懷謙,京裡還有一座顧道長送的宅子,裡麵還有存著的米糧。
程懷謙卻道:“你要進京,伯娘定然會派人跟去。
這樣家裡人手就不太夠用了。
七兩,不如讓舅公帶我們去,這樣大伯他們就不用擔心了。”
沈笑想想也對,於是就找顧道長商議。
顧道長肯定是願意的,他道:“圖紙我都畫好了。二號地怎麼規製,有三郎這個童生在,不會出錯的。
至於一號地,就和你家裡蓋的一樣,一排四個院子,都是三間正房,有後院。”
“舅公,我大伯還是不要蓋廂房嗎?”沈笑倒想一下蓋齊的。
顧道長已經勸過沈大伯了,“我和念哥兒的都要蓋,你大伯就決定另兩個也蓋出來。”
沈笑對此十分開心,她本心裡是想將現在住的東廂廚房,也都改成磚瓦房的。
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的來。
隻是剛栽完紅薯,把一號地苗床也平了,沈笑打算和大伯說進京時,高師爺一臉喜氣的找來了。
原來,林修堯的呈文,被送到了宮裡。
皇帝正為還想再漲的糧價發愁,林修堯這邊就出了畝產三石多的小麥。
加上招了林修堯進宮,知道這種出三石多小麥的人家,就是那年提議種紅薯的人家後,
一個高興,宣德帝給了沈家獎賞,高師爺是讓沈家做好準備,一會兒賞賜的物品就來了。
雖然隻是獎賞,但沈家也要擺了香案,淨水灑院的。
剛剛準備好一切,就有一隊人騎馬而來。
林修堯赫然也跟著一起來到了沈家。
在沈笑跟著大伯,全家都跪下領受了二百兩白銀,幾匹絲綢宮緞之後,已經是兩刻鐘以後的事。
沈大伯塞給太監一個荷包,請大家留下用膳時,小太監推辭謝過。
一起來的侍衛們,裝走了一千斤的小麥種子。
又如來時一般,很快離開了沈家。
可是整個沈家村的人都在縣尊他們離開後,進來觀看皇帝的賞銀和宮緞。
那銀子被大家傳了一遍,都說要沾沾喜氣。
沈笑則是拿了其中一個二十兩的銀錠,看到上麵打著官印,她向顧道長請教,“舅公,這銀子要供起來嗎?”
“不用,上麵沒有打上禦製二字,隻是普通的封賞官銀。可以花用的。”顧道長指了指宮緞,“那個,你們目前倒是用不著。”
“給我二嫂下聘時可以用。”沈笑也知道絲綢很值錢,關鍵宮裡的東西,很有麵兒。
送走了村裡人,沈大伯很高興的道:“這銀子就用來雇人開荒。”
“爹,現在短工一天五十文。”沈遠不由提了一句。
“工錢也都漲了。”管氏歎道:“怕是今年不會降下來了。
開荒隻用婦人孩子是不行的。”
“伯娘,這錢是意外之財。”沈笑趁機道:“不如蓋好那邊的宅子時,把東西院東廂都蓋成磚瓦房。”
管氏捏一下她的鼻尖,笑道:“你早就想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