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說請文大姑他們吃飯,可她說船上有新娘子和她家送親的人。
她們下船來吃飯不大合適。”
顧道長看了看幾個孩子,道:“以後出門在外,去拜見長輩時,切不可冒失。”
“是,舅公。”沈笑三人齊齊一揖。
此事就此揭過,又適逢朱老板回來,大家一起用了晚飯,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到了次日辰初時到,沈笑一行人隨著朱老板趕來碼頭。
看到林家包下的客船已經不在碼頭上,而他家的福船,還停在泊位。
他們走過這條三桅福船,來到一船雙桅平底沙船前。
沈曜指向船側的披水板,道:“兩舷都披水板,比起宋時,現在的沙船可以做到逆風行駛。
逆風航行時輪流將下風一側的披水板落入水中,產生橫向阻力,即可減少偏航角度。”
沈笑沒有想到,三哥還懂這個,她道:“這船也不小呀。
聽說也能遠船到倭國。”
“確實是可以。”顧道長指向船尾道:“彆看它方頭方艄,沒有尖底船走的快。
但是它穩的很,你看那幾對巨形長杉,入水後使船變的更寬,行在淺灘時,舵可以升上來,穩當。
遇到大風浪之時,彆的船隻都需要找避風的港口,而它卻能在海上搏擊巨浪。”
“這就是常說的大鬣入水船才穩。”沈曜補充道。
沈笑這個白板,還真的不懂,和她一樣不懂的程懷謙,也是聽的一懵一懵的。
他們兩個隻是不斷的點頭,可惜有聽沒有懂。
不過很是感歎這船的厲害,沈笑更是想,其實有好多技術古人並不比後人差。
唐宋之時,海上貿易頻繁,造船業也十分的優秀。
而這種技術實業,又會推進好多其它行業的發展,光南直隸的造船廠,就催生了諸多行業。
這時,船邊的人已經引了朱老板上跳板。
沈笑他們也緊跟著上來,後麵是搬運行李的人。
這甲板上非常的寬闊,最顯眼的就是船頭的車關棒,上前的大鐵鏈纏的一道又一道。
有船上的船員就守來那裡,準備啟航時工作。
船上那雙桅下用竹子做成的硬帆,還整齊的疊在桅杆下麵。
船尾有舵樓,裡麵安有升降舵,入海時可以將舵降下,以減少船的橫漂。
船頭船尾都有好幾個可以進出的倉口。
寬闊的甲板上,不僅有船員在忙碌,還有管事的在指揮。
看到被請上來的朱老板一行,那位管氏連忙迎了上來:“朱老板,我們姑爺已在樓上等侯諸位多時了。”
朱老板笑道:“還請盧管事帶路。”
他又請顧道長一起,和他走在前列。
沈笑萬沒有想到,盧家的姑爺正是陸繼晅。
和兩個小夥伴互視一眼,三人上前乖乖見禮。
然後他們打定主意,要在自己的倉中呆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