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就讓他多住幾天吧,改天我和你去接他。”沈笑轉向管氏,“伯娘?”
管氏道:“讓你大嫂和大哥去就行了。
你們這回回來,與彆的不同。”
沈笑想到了,她道:“那行。
大嫂,你吃些。”她把碗遞來。
周氏輕輕推開,道:“鍋裡正做著呢。
你快些吃,吃完我再來送。”說完,她就回了東院的廚房。
譚二娘正在下麵,見她回來道:“大嫂,全下裡能吃完嗎?”
周氏看了看鍋,道:“還有你大哥和二郎呢,吃的完。”
她剛一說完,就見沈遠端了一瓢白麵進來了,“彆光顧我們,你們也吃。
咱們家,兒子兒媳都一樣,不興吃兩種飯。”
周氏接過,目送丈夫離開往正房去。
譚二娘看著白生生的白麵,心裡是真高興,這麼好的麵,就是在她娘家,小時候也是緊著爹和大哥吃的。
……
西院西間,沈笑吃完一碗,又吃了管氏給她撥的半碗,飽飽的。
她坐在炕上,盤著腿道:“伯娘,還是家裡頭好。
一碗酸湯麵,都比海參鮑魚香。”
在登州時,沈笑把買的乾鮑送陸太太了。
他們住在客院,廚房送的吃食豐盛的很,不用問都知道是當家太太儘心。
“那你明年還去不?”管氏放下碗道。
“去肯定是要去的。伯娘,要不你和大伯一起去。”沈笑試探著道:“我們跟文大姑商量一下,跟她一道走。”
管氏斜她一眼,“出一趟遠門,心都跑野了。”
“哪有。就是想讓你和大伯也輕閒一下。”沈笑換到她身邊坐著。
“太遠了,不去。”管氏一點兒也不想出遠門,但她不會阻止孩子們往外看看。
她把家裡的事兒和沈笑說了一下,又道:“你大伯就是這麼個意思。”
沈笑不樂意了,道:“伯娘,選那邊蓋房子,就是想將來一溜兒都是自家的。”
“那人家不願意的。”管氏正色道:“是咱們蓋房時,沒有想到期限的問題。
出了這個叉子,就當花銀子買教訓了。”
沈笑噘嘴道:“那我將來和念哥兒住那邊,豈不是要跟他們當鄰居?”
“你兩個可以住在西院,這是你爹娘給你留的房子。”管氏摸摸她的頭,“七兩,世上哪有事事如你的意的?”
沈笑心裡不得勁兒,好半天才道:“伯娘,那房子賣給他家的話,中間得找彆家來當鄰居,正好咱們趁著房子沒咋住賣了。”
管氏看她真不樂意,道:“找誰家?打元聖五年算起,還有三年才能到三十年。
你找人買了,不是擺明了不待見他家麼?
人你都沒見過,就知道相處不來?”
“伯娘,相處的來是一回事兒,做鄰居又是另一回事兒。
要不,咱們把剩下的兩個院子都賣了。”反正沈笑是不打算和他們做鄰居,儘管大道理她都明白。
“伯娘,我知道你們做的對,可是現在大家明白咋回事,以後後輩人卻不會都知道。
賣了吧伯娘,賣了咱們也省心。”
管氏看她很堅定,問道:“那兩畝的暖棚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