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給他舉舉大拇指,昌林也跟著舉起,看的沈鬆樂不可支。
他和沈笑順路一段,與她道:“七兩,你那西紅柿苗,能多賣給我一些麼?”
沈笑家裡種的西紅柿,不像辣椒那樣敞開了讓人看。
本來一二號地的暖棚外,都有土牆和籬笆隔開。
後來西紅柿賣的價高,幾位掌櫃來到沈家,也要求他們保密。
沈大伯就帶著兒子們,又給圍了一圈兒。
實際上,村裡人大多隻知道他們家種了一種新菜,卻並不知道是一斤賣到四百文高價。
主要是今年一二號地不再種糧食,育苗移栽什麼的,都是自家人在做。
這種苗,沈笑也沒有像辣椒一樣,在村裡刻意的推廣,知道的想種的,就自己上門來買了。
管氏和沈笑說了,東西和東西不一樣,賣價高種子也不能低。
而且,今年辣椒賣的都不貴,她就聽到有人背後說,明年要少種一點。
管氏當時就道:“七兩,物以稀為貴,冬天青菜價格高,是誰都知道的事。
咱家西紅柿苗便宜給人,他們不知道珍惜,又給自己的親戚,到時候像辣椒一樣便宜了,又要說種虧了。”
沈笑也知道,有時候好心不一定辦成好事,“伯娘,那就苗價要高些。
讓大家知道這東西現在值錢,就不會送人了。”
所以他們定價,一開始就高,真正懂得的人,是會抓住機會,在今冬多賺些的。
隻是有的人一聽苗價不便宜,差不多一鬥小米的價了,就舍不得買,或者買幾株試試。
反正他們冬天的暖棚都隻有小半畝大小,種了辣椒青菜後,也沒有什麼地方了。
當然也有少數幾家,本著跟七兩種東西不會吃虧的想法,買了幾百株的苗。
沈鬆幾兄弟,在半坡蓋了三個大暖棚,一心想做好。
他自己上次和人合夥賣糖,隻是借了朋友的光,可一不可再,彆人哪會總借給他錢。
而且他認識的人多,知道這個西紅柿就是京裡那有名的金玉芙蓉。
沈鬆和沈笑道:“我們今年冬天種的西紅柿,到時候全交給你們賣,給你們抽一成,怎麼樣?”
沈笑停下腳步,“鬆大哥,你可真精明,一成的利就把收成甩給我賣了。”
沈鬆拱拱手道:“我聽說,你以前在小舟家席上說,你幫著賣要抽兩成。
可是,咱們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沈字,自家兄妹,幫襯幫襯。”
“你和我大哥商量去吧,這事兒我大哥當家。”村裡不止鬆大哥一家種,都找他們家怎麼安排,還是得爹娘掌舵,大哥出頭。
沈鬆也知道,現在他們家的很多事,都是沈遠頂在前頭,外頭人都稱一聲沈掌櫃。
“那我回頭找遠哥兒。”他也知道,沈笑兄妹妹有事都是商量著的。
兩人在拐角分開,沈笑直接去了歸藏院。
“大伯,這就是你挑出來的種子?”她一進院,就看到沈大伯在指揮二哥翻動牆上掛的玉米串兒。
沈大伯拉住衝上來的小孫子,點了點頭,又問:“你怎麼不在家歇會兒?”
“不累。我大哥呢?”沈笑沒有看到沈遠。
“在後院,整理挖好的地窖。”沈大伯笑嗬嗬的道:“咱們今年紅薯種的不少,也不能都賣給作坊,留些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