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人家都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沈笑他們卻在秋冬之交來到了此地。
主要的原因是,船家的船要在此地卸貨補給,要到後天才走。
揚州南臨長江北抵中原,曆朝曆代都十分重視此段的運河。
自前朝京杭大運河徹底貫通之後,處於運河中段的揚州,越發顯的重要。
它溝通南北,商貨齊備極其繁華,不僅淮商和鹽商在此紮堆兒,就是美人兒也是層出不窮。
養瘦馬的人家,憑著美嬌娘掙得諾大家業,惹得些許人家爭相效仿。
不論是親女兒,還是買來的“養女”,從小調教,詩詞歌賦廚藝女紅,都是頂尖尖的。
總之,此地人多,富豪多,美人多,商賈遍地。
這裡的人口一度接近百萬,從美食到美景,都令人十分向往。
昔日李太白曾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可見此城之繁盛。
沈笑隨著舅公和三哥,隻拿了自己的隨身衣物,還有這回大家對到一起的七千兩會票和金葉子,準備離開鈔關碼頭,暫時進城逛一天。
說起這七千兩,本來上次隻帶了三千六百兩的,但是管氏和幾兄妹商量,如今家裡有銀子,出遠門多帶一些以防不時之需。
於是大家又每家對了五百兩,合計七千一百兩。
許是沈笑兄妹穿著雖然普通,沒有掛什麼飾品,但是出門在外談生意,管氏給他們專門做了衣服。
特彆有幾匹宮裡賜的錦緞,還請了二嫂娘家的繡娘給精心製了幾套。
沈笑打離開天津時,就一路男裝,不低的個子和三哥走在一起,遠看過去,妥妥的一對俊俏少年郎。
當然,半路上他們也不會露富,穿的都是鬆江布做的袍子,且沈曜頭上戴的帽巾,一看就是有功名的秀才相公。
有那眼利老頭上前搭訕:“三位客倌有禮了,兩位小公子英姿勃發,禦樹臨鳳,正巧我們家有兩個嬌俏的女兒……”
還不待這個小老頭說完,沈笑就扯住三哥,同時躲在舅公身後。
隻見顧道長揮手:“他們都還小,未曾娶妻。”
“如此,我家女兒可做一侍讀,為公子們鋪紙研磨,他日有幸得公子憐愛,做個小星足矣。”小老頭顯然不死心的繼續勸。
沈曜和沈笑對視一眼,無語至極,這難不成要強買強賣不成。
偏周圍還有不少人見怪不怪,更有小老頭的同行,起哄架秧子。
什麼端茶鋪被,紅袖添香,將來妻妾俱全齊人之福的,說的沈曜臉上都泛起了紅。
反倒是沈笑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隻當稀罕來瞧。
顧道長讓兩個孩子稍微體驗一下,便即揚了揚拂塵。
那個小老頭還在誇讚自家女兒如何乖巧美貌時,就被拂塵甩出一丈多遠。
偏偏他還壓在彆人身上,下麵的人還嚷道疼煞我也。
待到小老頭起來,抬眼看,哪裡還有剛剛那三人的影子。
三人早就趁人群一陣小亂時,離開了碼頭。
他們城裡租了客棧住下,已經是華燈初上了。
顧道長看看天,笑道:“今天沒有月亮,二十四橋明月夜,隻能看星星了。”
“舅公,我們明天可以去遊瘦西湖。”沈笑也遺憾正趕上個月初。
“瘦西湖?”沈曜一時不解。
看到連舅公都有些迷茫,沈笑猛的想起,此時的瘦西湖,似乎是另外一個名字。
沈笑打哈哈道:“我記錯了嗎?
有回聽說書的說了一句,揚州的大明寺附近有個可比西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