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頓了頓,抬眼望向寧遠,似在自言自語:“這也隻是小成嗎?”
寧遠隻是笑了笑,示意她繼續看下去。破槍式、破箭式等,配以圖解,竟是複雜難明。
其實獨孤九劍最講究的是悟性,學會三百六十種變化或許不難,要將之全部忘記,卻是千難萬難,沒有絕高悟性,想要習得這一套劍法的精髓,幾乎是癡人說夢。
第二冊卻要薄了許多,冊子封麵沒有任何字跡,第一頁書寫:“四十歲後,於一日行到江邊,觀水中倒影,唯見江水滔滔,手中劍斬而不絕,心有所悟,自此心無窒掛,草木皆可為劍,漸至心中有劍,手中無劍之境。”
李莫愁往後看,越看越是心驚,卻又像看天書般,一無所獲。
過了良久,她將書頁合上,輕輕歎息一聲,眼中有向往之意:“獨孤前輩真是好生讓人敬仰,無緣得見,真是人生憾事。”
寧遠微笑道:“我之前問你學不學瑜伽密乘,那也是無上的秘法,你卻似乎興趣缺缺,我還以為你對習武興趣不大呢。”
李莫愁惱道:“誰說我不喜歡武功了?我隻是,隻是不想練那種不知羞的武功罷了。”
寧遠道:“那這麼說來,你對獨孤前輩的劍法很感興趣了?”
李莫愁道:“這個自然。不過依剛才所見,第一本的獨孤九劍隻要勤加苦練,以我的資質悟性,或許有生之年能學會三五成,想要精通卻是千難萬難。”
歎了口氣,接著道:“至於第二本所說的心中有劍,手中無劍之境,這輩子怕是不可能達到了。”
寧遠打算逗一逗她:“我教你獨孤九劍怎樣,你想不想學?”
李莫愁白了他一眼,道:“你又來調侃我,有意思嗎?”
寧遠隻是笑:“你就說,想不想學?”
在翻開小冊子的第一時間,係統就提示他可以通過經驗值學習這兩本冊子上的武學了,因此此刻寧遠心情相當愉悅。
李莫愁見寧遠這般模樣,心中不免一動,回想起昨晚蒙軍營地上的廝殺,她才驚覺,眼前這人的武功是她平生僅見,哪怕是對上獨孤求敗,也未必會輸了。
正所謂一通百通,所以,以寧遠的武學造詣,說已經學會了這兩本冊子上的劍法,也並非不可能。
想到此處,李莫愁心臟怦怦直跳,顫聲道:“你,你真可以教我?”
寧遠之前偷偷查看過李莫愁的好感度,發現經過昨晚的公主抱、廝殺以及拚死相護,將她帶離蒙軍的包圍後,這位道姑對他的好感度達到了73。
而不知為何,現在居然達到81,寧遠心想,難道這小半天的時間,隻是拉拉手,好感度就蹭蹭蹭漲了8個點了?又想起剛才自己牽著她的手時,她並未作過多的反抗,顯然心中抗拒之心已經很弱,阻礙更近一步的,也許隻是她的矜持。
女人心思他想不明白,不過並不妨礙心中的高興,看來,離獲得她的距離又近了一分,或許,現在就是個機會,他得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