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淺淺的危機(1 / 2)

漢江上,波濤湧動,江水拍打著船身。

高達獨自站立在船頭,望著翻滾的江水和緩緩倒退的群山,思緒也隨風飄蕩,飛向了遙遠的過去。

這些歲月裡,高達的仕途經曆了數次起伏。鄂州的攻防戰依然曆曆在目,仿佛還在眼前。

那時蒙軍在大汗蒙哥的率領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勢。

忽必烈指揮的左翼鐵騎如洪流般從沙武口渡過長江,矛頭直指鄂州軍事重鎮;而蒙哥則從陝西出發,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巴蜀,猛攻重慶防禦要塞。

當時的情況極其危急,宋朝的命運懸於一線,幸運的是,蒙哥貪功冒進,在釣魚城下受傷,其後不久駕崩,使得蒙軍的這路進攻暫時擱置。

然而,在湖廣兩地,局勢並未因巴蜀的敗退而受到影響。在忽必烈的統領下,蒙軍依舊勢如破竹,鄂州城岌岌可危。

鄂州一旦失守,臨安城便如同一個失去庇護的少女,隨時可能成為敵人的獵物,任人宰割。

朝廷內部,人人自危。

為了挽救危局,巴蜀等地的軍隊被緊急調往鄂州支援。

當時的鄂州守將張勝極為英勇善戰,多次擊退蒙軍的進攻。但終因力量懸殊,在堅守城池的戰鬥中英勇犧牲,以身殉國。

在那樣危急的時刻,高達臨危受命,接下了守將的重任。在接下來的數月激烈攻防中,他多次成功抵禦了蒙軍的猛烈進攻。

這為風雨飄搖的朝廷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使得賈似道有機會調集宋軍主力前來增援,與城外的蒙軍形成了對峙局麵。同時,呂文德的水軍也沿長江順流而下,悄然間構成了圍攻的態勢。

忽必烈久攻不下,士氣日漸低落。再加上蒙哥突然駕崩的消息傳來,他急需回去爭奪大汗的寶座,因此不得不選擇撤軍。

可以說,在這場關乎宋朝生死存亡的戰役中,高達居功甚偉。

然而,高達因自恃功高,對丞相賈似道常懷不敬,甚至在朝堂上多次出言不遜,頂撞對方。這使得賈似道對他心生不滿,最終導致他的仕途受阻,隻能賦閒在家。

高達原本懷揣著滿腔熱血,立誌要抗擊蒙軍,光複河山。但因與權臣賈似道不和,被迫離開了朝廷。他本以為自已的仕途已經走到了儘頭,人生再無翻盤的可能。

卻不想隨著襄陽城的戰局出現轉機,激進派的聲音日漸高漲,賈似道也不得不作出讓步,這讓高達看到了重返軍事舞台的曙光。

因此,這些天來,他在遠赴襄陽的途中,已經做好全盤的規劃,隻待進入城中,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這時,身後傳來副將的聲音:“高大人,前方就是鹿門山了。”

高達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目光望向兩岸陡峭的山崖。在峭壁之上,依稀可以看到幾架大型投石器的殘骸靜靜地躺在那裡。

他不由得回想起朝廷裡流傳的傳聞,說襄陽的郭靖大俠曾親率數位英勇之士夜襲百丈山的敵軍陣地,而另一名被稱為寧遠的俠客,竟以一人之力擊潰了鹿門山上千精銳守備,還摧毀了敵方的重型投石器。

對於這樣的說法,在朝中那些文人武官們聽來,不過是一則笑話,他們將其歸結為呂文煥的誇大其詞,根本沒當回事。

高達是身經百戰的守城將領,深知這樣的戰績聽起來有多麼不可思議,所以也沒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然而對那位名叫寧遠的俠客,卻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絲好奇。

“血刀老祖,”他開口詢問,“這世上,真的有無人能敵的俠客存在嗎?”

船上站著或坐著的十餘人,無論體型還是容貌,都散發出一股不言而喻的肅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