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郭芙的決定(1 / 2)

第二天一大早,小昭鬼鬼祟祟抱著床單去洗了,像是懷揣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生怕被彆人看見。

寧遠悠哉悠哉地起床,然後和眾女圍坐在餐桌旁,享受著黃蓉巧手製作的早餐。正當他打算領著她們出門時,窗外突然掠過一抹黑影,一隻信鴿輕盈地落在他的手背上。

“這封信是藍鳳凰發來的?”陳圓圓在一旁好奇地詢問。

如今華山與襄陽之間已經有了便捷的傳送門,無需再依賴傳統的信使傳遞消息,因此她猜測,這封信很可能是遠在雲南的藍鳳凰寄來的。

寧遠從信鴿腳上的信筒中抽出一張薄薄的信箋,展開看了幾眼,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是一位故人來的信。”

黃蓉瞥了一眼信箋,帶著幾分調侃的語氣說道:“恐怕是某位紅顏知已吧。”

寧遠並未反駁,隻是再次低頭仔細閱讀起信中的內容。

寧遠,

自蝴蝶穀匆匆一彆,不覺已是一月有餘,每每思及,心中不勝掛牽,不知你近日可好?安康否?

你當日所提之策,我悉心聽取。故而這些時日,多依你所言,晝伏夜出,由東而西,今已至秦州地界,想不久或將踏足昆侖之域。

昔日曾聞吾兒無忌之訊息傳自彼處,我心之所係,唯願能早日覓得無忌蹤跡。

倘若天可憐見,讓我尋得孩兒,我定會攜其歸返武當。那時,妾身將在武當後山靜候佳音,再續前緣,把酒夜話。

願山河無恙,歲月悠長,期待與你重逢之日。

素素手書,見字如麵,祈願君心似我心,一切順遂。

凝視著那封信上秀麗流暢的字跡,寧遠想象著素素在微弱的油燈下,提筆書寫下這封信時的情景,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暖意,思念油然而生。

他小心翼翼將信箋折好收起,轉頭對黃蓉說:“蓉兒,少林派廣發英雄帖,正在召集天下的名門正派共赴昆侖山征討魔教。我覺得這正是我們插手的好機會,我想去湊湊熱鬨。”

黃蓉曾是丐幫的幫主,對明教的內部分裂及其與各大派的紛爭了如指掌。聽到寧遠的話,她不由自主地看向黛綺絲。

黛綺絲麵無表情地回應:“自從我離開明教的那一刻起,它的興衰就與我無關了。”

寧遠道:“當年陽頂天夫婦對你有恩,雖然後來你們恩斷義絕,但明教始終算得上你的半個娘家。這次,你就當做是陪我,一起去看看吧。”

黛綺絲陷入了沉默,沒有回答。

寧遠並不強求,對黃蓉叮囑道:“蓉兒,此去西域路途遙遠,你現在懷著身孕,不宜長途奔波。這次就安心留在襄陽,等我處理完那邊的事情。也許,我可以在那裡建立一個傳送門。到時候,我們就能在東南、西域和東北之間自由穿梭,真正實現瞬息萬裡。”

黃蓉的臉上露出了然的微笑:“你這次去西域,其實是想趁機收服明教吧?”

寧遠也笑了起來:“沒錯,我早就有這個想法了。隻是之前時機還不成熟。現在正好借著各大正派圍攻光明頂的機會,看看能不能將明教收歸旗下。”

黛綺絲目光深邃地看著寧遠:“寧公子,你的算盤打得真精。但明教麾下的左右光明使、四大法王、五散人以及五行旗的掌旗使們,他們或心高氣傲,或性格古怪,又怎會輕易被你收服?想當年,明教之所以四分五裂,甚至被外敵欺上門來,不就是因為互不相讓嗎?”

她的話語中透露出淡淡的憂傷,顯然,儘管她口口聲聲說已脫離明教,但明教的興衰依然牽動著她的心。

寧遠一臉自信,微笑著回應:“紫衫龍王是我身邊的侍女,白眉鷹王的女兒與我是紅顏知已,四大法王中,我已有其二的支持。更巧的是,金毛獅王的義妹是殷素素,而對於青翼蝠王的吸血隱疾,我剛好有治療的辦法。你說,我有沒有這個把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