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華山之後,寧遠、黛綺絲和小昭三人偶遇了幾波武林同道。
從他們的談論中,可以聽到“少林寺”、“光明頂”和“魔教”這些詞彙,顯然,他們也是響應少林寺的號召,匆匆趕往西域的光明頂,意圖一舉蕩平魔教的。
寧遠心裡卻泛起了嘀咕。從嵩山腳下的東北地帶到遙遠的西域,這路途,說近不近,說遠那是真遠——至少有五六千裡的路程。
在這個年代,馬匹何其珍貴,哪個門派能奢侈到給每個人都配上一匹好馬?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隻能靠雙腳去丈量這漫漫征途。
一想到這裡,寧遠就感到頭皮發麻。且不說這一路上的艱辛,光是時間,沒有個大半年,怕是到不了目的地。
他不禁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驅使這些武林人願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踏上這條充滿未知與艱辛的路?
更何況,少林寺可不會為他們的路費買單。這一路上的吃、住、行,返程的費用,加起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華山派當初之所以選擇不參與,以嶽不群個性,想必也是因為囊中羞澀,無法承擔這長途跋涉的巨額開銷。
寧遠搖了搖頭,把這些雜亂的思緒甩出腦海。現在,他還是更享受與黛綺絲和小昭一同遊山玩水的愜意時光。
自從與黛綺絲下過棋後,兩人的關係似乎更進一步。那位平日裡冷若冰霜的紫衫龍王,如今在他麵前,竟然也流露出了幾分柔情。
看著娘親跟寧遠一路有說有笑,小昭眼中滿是驚羨。她從未見過娘親如此容光煥發、美麗動人的模樣。
那種成熟女性的風韻與魅力,是她這個年紀所無法比擬的。
雖然心裡羨慕,但更多的是為娘親感到高興。她發現,娘親現在已經很少再跟她提起如何防範寧遠了,這其中的微妙變化,她又怎能體會不到呢?
隻是擺在母女倆麵前的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難題。
“娘,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難道真要…真要......”
到了晚上,小昭跟娘親同床而臥,抱著娘親的手臂,輕輕晃了晃,露出為難的神色。
黛綺絲默然不語,小昭又輕輕搖了搖她的手,撒嬌地喚了聲:“娘~”
“睡覺去!”黛綺絲轉過頭,佯裝生氣地捏了捏小昭的臉頰。
“哎喲,疼!娘,輕點兒~”小昭疼得直求饒。
黛綺絲鬆開手,歎了口氣,暫時不想理會這個令人頭疼的女兒。
過了許久,小昭打破了沉默,低聲道:“娘,我真的不喜歡靈蛇島,那裡太孤寂了。跟您出來的這段時間,雖然讓我很困擾,卻也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喜歡外麵的美食,喜歡看各種各樣的人和風景。但是,我也看到了許多難民,看到了許多不公和欺壓,還有蒙古兵對百姓的殘暴。”
說到這裡,她有些迷茫:“看到這些,我心裡好亂。我既想回到靈蛇島的平靜中去,又舍不得外麵這個多彩卻又充滿苦難的世界。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黛綺絲透過窗戶投進來的微弱的光,目光複雜。凝視著女兒,小昭那雙如黑曜石般的眼睛在夜色中深邃又美麗。
她輕聲歎息:“小昭,這是個動蕩的時代,我們生不逢時。我們能做的,要麼隱居避世,要麼儘力自保。對於這個世界的苦難,我們實在無能為力。”
小昭聞言,卻堅定地搖了搖頭:“可是娘,寧大哥他正在努力改變這個世界。我相信他,他一定能成功的。”說到這裡,她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