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必要跟著陸奪賠銀子。
同樣笑嗬嗬的走上前遞出一份文書:“三千萬兩,買大周贏。”
“另外,我再出五千萬兩,買大魏贏。”
“買大周贏的三千萬兩,在大齊皇城給你。”
“另外五千萬兩,從你們楚國的皇城收。”
“可有問題?”
吳禮很爽快的把文書收起來:“這就給你下注。”
他懶得管蕭懲玩什麼心眼。
反正大渝要是輸了銀子,一定會給。
你不給,我就發兵去搶。
而我輸了要是沒錢賠,就先欠著。
不服你發兵來搶。
可以說大渝的銀子,那是最好賺的。
半天的時間,大魏贏的數額,就超過了九千萬兩。
隨著大齊站出來買了了兩千萬兩,金直接破億。
七國之中,六國參與下注。
還有一個秦國沒有動。
讓吳禮有點鬱悶。
秦國這些年搞發展,最缺銀子。
這麼好賺銀子的機會,竟然不來。
“大人,大秦使臣李斬求見,說是要單獨談。”吳禮還在疑惑,下人走進來彙報。
大秦使臣李斬,在大秦能力極強。
也是大秦皇帝一手提拔上來的人。
此人說話,可代表大秦皇帝。
吳禮沒多想就把人請了進來。
李斬三十出頭,臉上充滿了老練。
不過出身儒家,看起來十分儒雅。
有點斯文敗類的感覺。
“李大人,你們大秦不打算下點東西,搏一搏?”吳禮先開口。
李斬很低調的掏出一份文書,還有印章。
包括一份地圖來。
指著秦國和楚國接壤之處的兩座城池道:“這渭水關還有飛龍城本是楚國的城池。”
“當年六國攻秦之時割地賠給我們秦國的。”
“反正在你們楚人眼中,早晚都要搶回去。”
“早晚也會有一戰。”
“不如爽快點,我們大秦壓這兩座城池。”
“輸了,你們拿回去。”
“要是我大秦贏了,我大秦要渭水十三城。”
吳禮當即黑臉。
渭水關往楚國方向走,一共十五座城池。
本來叫渭水十五城。
且都是平原,算得上是富饒。
另一邊的大秦則都是高山,海拔要比楚國高出上千米。
渭水關和飛龍城,原本是楚國的兩座城池,海拔高,駐軍可跟大秦對抗。
當年六國攻秦,被打敗之後,楚國賠給了大秦渭水關和飛龍城兩處製高點。
自此大秦徹底俯視楚國。
那所謂的渭水十三城,隻要秦國願意,隨時可發兵。
為了防止秦國進攻,楚國在渭水十三城修建了城牆,駐紮了最精銳的騎兵。
聽李斬的意思,大秦是連仗都不想打,就拿下渭水十三城。
而渭水十三城,十三座城池的地理位置,加起來價值都不如渭水關和飛龍城。
拿回渭水關和飛龍城,大秦除非舉國之力,不然攻不破這兩座城池。
那是真正的軍事要塞。
吳禮心動了,但是他沒有答應。
而是警惕的問了一句:“李大人想要買哪邊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