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你覺得這副墨鏡怎麼樣?”宋青突然開口,打破了店裡的忙碌氛圍。
薇薇轉過身,眼睛一亮,“哇,這墨鏡真酷!你從哪兒弄來的?”
“我自己做的。”宋青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我想,如果我們的店裡能賣這種墨鏡,可能會吸引更多的顧客。”
薇薇走過來,拿起墨鏡仔細端詳,“這主意不錯,但是,你確定這東西能賣得出去嗎?”
宋青點了點頭,“我已經做了市場調研,年輕人對這種新奇的東西很感興趣。而且,這墨鏡的成本不高,利潤空間很大。”
薇薇笑了笑,“好吧,我相信你。那我們就開始試試吧。”
接下來的幾天,宋青和薇薇開始在店裡推廣這副變色墨鏡。他們把墨鏡放在店門口最顯眼的位置,還在社交媒體上做了宣傳。果然,沒過多久,就有不少年輕人被這副墨鏡吸引,進店詢問。
然而,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雖然墨鏡吸引了不少目光,但真正購買的人並不多。宋青和薇薇開始感到焦慮,他們意識到,僅僅有新奇的產品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營銷策略。
一天晚上,宋青和薇薇坐在店裡,麵對著一堆未賣出的墨鏡,陷入了沉思。
“我們是不是應該換個方式推廣?”薇薇打破了沉默。
宋青點了點頭,“我也這麼覺得。我們可能需要更精準的定位,找到真正對這種墨鏡感興趣的顧客。”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薇薇問。
宋青想了想,“我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做一些精準營銷,比如針對喜歡潮流、科技的年輕人群體。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店裡舉辦一些活動,比如墨鏡試戴體驗,增加顧客的參與感。”
薇薇眼睛一亮,“這個主意不錯。那我們明天就開始行動吧!”
第二天,宋青和薇薇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墨鏡的宣傳視頻,還邀請了一些時尚博主來店裡體驗墨鏡,並在他們的賬號上進行推廣。同時,他們還在店裡設置了試戴區,讓顧客可以親自體驗墨鏡的變色效果。
這些舉措很快就見了成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這家服裝店,墨鏡的銷量也開始逐漸上升。宋青和薇薇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