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世界和小世界】(1 / 2)

全能閒人 光暗之心 3119 字 2024-03-28

‘雲水渠’連接到百泉穀後就分為兩路,一路沿穀口進入百泉穀,從‘九瀑玄穹’旁邊穿越,繞著九陽潭轉個圈兒,一直到望氣平台下方,才彙集成一個新潭。一路卻是繞過百泉穀,延伸到大山深處,這是方便鄉親們入山的水路。

以往要遊覽望氣彆院有兩條道路:一是直接經過‘墜心道’,從滌心洞的逆流水路而上,一直到達望氣平台,順序經過‘懸空三十六堂’‘妙宅十限’‘凝碧崖’,然後才可以乘坐空中藤車下落到九陽潭、飛螢林,除了藏在穀中穀的寒潭凍土看不到,基本可以遊覽一遍。

現在有了這條水路,就等於又多了一條路線,可以從劍馬湖坐上遊船一路進入穀中,經過九陽潭、墜心路、飛螢林,把穀底景色欣賞個遍,然後緣藤車而上,再順序欣賞上方的景物,因為一路都是車船,就是老年人也不會感覺到辛苦。

經過明味的仔細選擇,未來‘艮嶽’的建址位置,就選擇在這個新潭的陽麵,背北朝南,上接望氣雲台,鎮壓一潭新水,剛好藏在穀底中心位置,又臨接劍馬湖水,遠承黃河之靈;以往這個山穀有百泉靈毓,算是個風水佳地,現在連接上了華夏的母親河,就成了真正的風水勝地,拔高了何止一階?

“好和尚啊......好一個堆土抽沙、鼎城立塔之法......師勝素的這塊石頭也妙,把它立在百泉穀中,穀中的靈氣好像都被它吸引了過來,大自然造物,真是神奇無比。”(這個堆土抽沙的辦法,請參見宰相劉羅鍋中立塔的方法。光暗也是外行,太難說清,乾脆略過....)

艮嶽立起後,仿佛吸動了一穀靈氣,周易坐在重新建好的‘掩紅軒’內,打開竹窗向下方望去,隻見一潭青水、兩岸紅花,嫋嫋煙霧水氣,都仿佛被什麼力量牽引了一般。紛紛投進這塊千孔萬竅的奇石之中;從下方石孔吸入的時候,是白色的霧氣,等到從上方石孔噴薄而出,卻帶上了一層青蒙蒙的顏色,猶如真璞乍破、美玉生光。

就這明味還不十分滿意。說是要統籌全局、結合全穀風水,想辦法在這艮嶽旁再做些改變什麼的,這個愛偷懶的和尚就像是見到了心愛玩具的小孩子,竟然沉下心來入定苦思去了。據王管事說,大和尚忙極了,正在懸空三十六堂裡輪流打坐,每個堂坐上一個小時。說是要尋找靈感,如今剛剛搬到了‘神機堂’說是這個名字起的好,說不定就能窺測神機,找到靈感!

周易也在找靈感。自從突破靈武關。雖然係統沒有升級,卻感覺自己的精神力強盛了不少,尤其是回到‘望氣彆院’後,感覺更是跟在永濟不同。或許是心情不同吧,身處在百泉穀中。心中平靜無波,對自然的感觸也是越來越深。

初創‘自然拳’的時候,心中是宇宙星河,驚雷閃點,磅礴暴雨、萬裡雪飄,大則大矣,卻有些大而無當,如今周易卻像是一顆從外太空高墜落的隕石,穿過近地軌道、進入散逸層、大氣層......長江黃河,終於曆曆在目,巍峨長城,看得真真切切,而且他的目光越來越是敏銳,現在感興趣的並不是長江千疊浪,黃河九曲彎,而是長江黃河邊的農家、農家屋舍旁的牽牛花......

這個心境的變化,讓他從大而無當進入了小處見微的境界,周易腦袋裡靈光閃動、各種亂七八糟的念頭紛至遝來:“這個世界究竟是無窮大,還是無窮小呢?宇宙銀河應該是夠大了,可我現在卻感覺它們大得模糊、虛幻;農家屋簷下的牽牛花夠小了,可為什麼我會感覺它們小的真實呢?是求大求虛幻求氣勢磅礴,還是求小求真實求唯一妙諦,自然拳草創至今、好像已經停滯不前,是不是應該定個方向呢?又或者是不定的好,一切都應該乎自然才對?好亂,比滿天星河還要繁亂啊......”

不要說是自然拳這種蘊含天地之變,宇宙萬物的拳法,就是一門太極、一門形意、一門八卦,也是經過了無數後人的揣摩、研究,最後才臻於大成,周易就算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智慧,也沒可能一蹴而就,想得太多太深,難免就有些腦袋亂轟轟,正在糾結其中而不自知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柔柔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叔叔師傅,你在想什麼呢?”

常香姑就坐在周易身旁,艮嶽建成後,常四海和手下徒弟盤桓了幾天就紛紛告彆離開了,她卻要跟著叔叔師傅修業練武,因此並沒有離開,常四海見到孫女多年的痼疾痊愈,又看她離不開周易,也準備回去收拾一下再回來,祖孫倆相依為命多年,也沒拿周易當外人,反正‘望氣彆院’的房子多,以後就準備住在這裡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