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聲慵懶的自簷下傳來,鳥兒站在茅草上梳理著羽毛,當慕容複走來時,聲音鳴囀間展翅飛走。
他不好意思的說道:“竟如此之久才能方圓如意,楊姑娘見笑了。”
楊暮雪聲音幽幽,“我用了數年,才入此道,也不過是略有小成。”
慕容複不可置信的看著對方。
“你是怎麼畫的?”
“最初是也不得其竅,或者是一心不能兩用,因為自小練武,教導的就是專心致誌,心無旁騖。”
“是呀,我也這樣的。”
“所以有點懷疑自己頓悟能力,越是如此,越是不見效果,後來便想到了《道德經》當中‘致虛極,守靜篤’的句子,也就是不存雜念與汙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還想到了太師父關於無極的一些言論。便嘗試放空心思,去做到無形無我。”
“然後呢。”
“然後就像是忘記了自己存在,水到渠成畫了出來。”
楊暮雪唏噓一聲,繼而又讚歎:“真是天賦絕倫,竟能想到這樣的辦法。”
“這是什麼心法?”慕容複問。
楊暮雪笑著解釋:“左右手方圓,意為分心兩用,一心兩用本是習武大忌,可反之如果一心兩用,左右手能使出截然不同武功,是不是就有一人兩用的效果,縱然不完全是,但即便是一個半人,也比一人強是不是?尤其是施展兩人聯手的武學,不就有了事半功倍效果。”
慕容複一愣,意會許久,頓悟之後讚歎一聲:“確實如此。”
“這叫左右互搏之術,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武學,也沒有什麼口訣心法,就是分心兩用,久而久之,形成身體記憶,對敵之時,順手使出。這本是古墓派傳下來的功法,可我念雜,始終難以修行到臻至登峰造極之境,撫琴靜心,寄托山水也不行。”
慕容複這才恍然大悟。
分心兩用,確實如此,隻有心思純淨之人才能修行此功法,越是聰明,越是心思繁複,一件事沒想完,第二件事又湧上心頭,難以用左右手使出不同功法,如若是參合莊的自己,打死都是學不會,到了此方世界,沒有閱讀那些道門典籍,又閉關守靜一年,還得了張三豐‘無極太極’言論的指點,也是不能學這‘左右互搏’之術。
他如此作想,楊暮雪說話聲響起:“我教你如何左攻右守,右擊左拒。還有就是降龍十八掌、大伏魔拳等武功,單獨使用出來,威力絕倫,但如若左右手同時使出,卻不見得有效果,有的招式更不適合獨臂施展,所以能發揮出最大威力的是合璧劍法,真氣在體內經脈間運轉,似遙相呼應,如此以來,同時施展,天衣無縫,威力倍增。”
慕容複說道:“既然是古墓派傳承功法,我如何能修行?”
楊暮雪笑:“從君山到襄樊,我們交流的武學也不少了吧。早就摒棄了一些門戶壁壘,還有就是你往後要做大事,當今天下又是能人奇士輩出,你莫要小看元庭,韃子皇帝暴政,群雄並起,可元庭畢竟疆土遼闊,底蘊深厚,蒙古王公賬下不乏高手,還有密宗功法。你越是名聲在外,越會遭人嫉妒,如果在武當潛心修行還好,可要舉事,元庭便要除之,單人匹馬,以你修為,縱然不敵,脫身應沒有問題,可如果是兩人、三人或者數十好手群起而攻呢。豈不是要遭殃。”…。。
“你劍法精妙,雙劍合璧,最能發揮威力,劍法又不似拳法掌法,哪怕是身受重傷,亦可利用器利招精殺敵。拳法就不同了,身體受傷,氣力不濟,便無用武之地。”
楊暮雪笑道:“沒有武功的十歲孩童,拿劍亦能殺健碩大漢,可用拳腳,即便會命中,但喪命的還是孩童,是也不是?”
“對的!”慕容複點頭。
“好了,你要找張無忌,時間也緊迫,我們現在開始。”
“既然如此,我便受之,多謝楊姑娘。”
“你可彆說要以武學功法回贈。”
慕容複笑道:“本有一門參合指的功法,但此指法霸道,不適合楊姑娘修行,武當梯雲縱是可以的。”
“這是武當功法。”
“太師父說他曾和神雕大俠有過一麵之緣,楊大俠也傳授過功法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