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局勢變幻
手掌一抖,火勁激發,價值千金,且意義深遠的布畫,漸漸的在丘處機的手中化為灰燼。
前因早定,丘處機可沒有本事逆轉乾坤,阻止多年前的蕭峰,使他不去幫助完顏阿骨打,幫助女真族壯大發展起來。
倘若他有此等逆轉乾坤的本事,又何須再費儘心思的斬龍奪脈?
但燒毀了這幅畫,就相當於斬斷了一部分金人與蕭峰之間的緣份。
本就對這段過去沒多少認知的金人,或許就會因為這幅畫被燒毀,徹底的遺忘蕭峰。
遺忘恩情,便是斬斷因緣。
蕭峰幫助了完顏阿骨打,變相的推動了女真一族的壯大,這是因。
但至少完顏一族,遺忘了蕭峰,不再記得恩情,這不該是一個正確的果。
即便沒有一位神明,在冥冥之中主宰一切,判斷因果。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唯物主義的世界裡,人與人、國與國、過去與現在,都存在彼此關聯,命運交織的線。
一條線被搭錯了,就會造成多種不同走向的結果。
當畫卷徹底燒毀的一瞬,大量的天地靈機,自動的注入到丘處機的體內。
輕描淡寫之間,他已斬出了滅殺金國龍脈的第二刀。
這一刀斬在了龍頭,同一時間整個北方大地,持續了大半月的風雪,漸漸開始收斂,溫度也降回升,等積雪融化一些後,雖然還有冰雪消融之寒,但隻要多穿些衣物,清理開路麵,義軍便能夠繼續向更多的城池進發,徹底收複中原大地。
此時,還未融化的大雪,又成為了義軍的助力。
因為折返的金兵,如果沒有足夠的糧草供給,那麼無論是行軍速度,還是戰鬥意誌,都及不上義軍。
哪怕金人更加耐寒,在這種對比下,也會難以討到什麼便宜。
第二天大雪一停,王重陽便下令動員三軍,以中都、太原、河中三處為中心,全麵收複中原。
大多的小城,城牆都不高,金人守軍也有限。
根本不用浪費什麼時間,或是以武林好手為先登,入城斬賊,開門迎義軍,或是早就聯絡好了城中的漢人鄉紳,暗號一發內外齊動,那些金兵們便是早有防備,也依舊擋不住滔滔大勢。
至於散落於鄉野的小股金兵,便可以暫不去管他們,隻需要傳出消息,告知中原各方百姓,金兵已退,中原收複,山河已是故色,便足夠了!
那些被欺壓的中原百姓們,自會將他們擒殺,以解心中仇恨。
以前三五兵匪,就能壓住上百人的村落不敢反抗,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殺死一兩個金兵容易,引來了大股的金兵前來屠村滅族,才叫淒慘。
既然大股的金兵已被剿滅,那這小股散落在鄉野的金兵,當然也就形勢逆轉,成為了砧板上的魚肉。…。。
所謂勢如破竹,便是如此!
短短不到一月,北方失地便收複過大半。
隻怕最多再有月餘,等到春暖花開之前,就能徹底將金人趕回遼東。
到那時,整個中原連成一片,從南方折返回來的金兵,隻會遭受來自四麵八方的圍剿,回來就是死,待在南方流竄,反而能活。
······
山林深處,暫離了寶庫的丘處機,在大狐狸的‘幫助’下,用了幾天時間,尋到了一群野生駝鹿。
借助駝鹿們的幫助,他將山洞寶庫裡的東西都運送了出來,沒有帶出深山,而是又往北走了一百多裡,尋了一個極為隱蔽的山洞,將這些都埋藏起來。
這一批‘寶藏’攏共有三千六百精良甲胄,上萬鋼鑄刀兵,以及‘少量’的金銀,與各類書籍。
實為相當闊氣的一處寶藏,以至於丘處機都覺得,就這麼拋棄,有些可惜。
可以等金國徹底被滅後,再引全真門徒入此山林之中,將寶藏取出。
等埋好了這頭等重要的金國藏寶。
丘處機騎著猛虎,拎著狐狸,驅趕著駝鹿,沒有直接離開山林,而是繞著彎以天子望氣術觀看山中氣息流轉,尋找著是否還有第二處、第三處的金人藏寶地。
他又沒有一個攻略進度條,怎麼可能知道,現在大概進展到了什麼地步?
隻能儘可能的減少金人翻盤的機會。
彆說,還真又讓丘處機找到了兩處。
雖然藏的東西沒有最大的那一處多,但也有數百甲胄,以及一些耐儲存的食物和酒水。
丘處機自然是全都收繳了。
再尋地方安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