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李詠故作猶豫地說:“咳,小六啊,這增氧機也不是那麼容易弄到手的,而且數量這麼多,我這邊也不好操作啊!”
陳六警覺地看著李詠,瞬間明白了對方的心思,原來領導也想占點便宜!
雖然不情願,但陳六知道這是必須的妥協:“領導,我可以租,但是這麼多設備,租金我也出不了多少。”
“沒關係,我會回去商量一下,給你爭取個優惠價。”李詠笑嗬嗬地說,他已經想到辦法了:省裡每年都會給市裡的水產公司一批增氧機,而水產公司並不全都需要這些設備。
他打算找洪老頭以低價租一批,再轉租給陳六,從中賺取差價,為縣裡增加額外收入。
同時,魚苗也可以從洪老頭那裡申請,甚至技術人員也能從市裡的魚塘項目中調配一些過來。
這樣一來,縣裡一分錢不用掏,還能通過倒手增氧機獲得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李詠越想越覺得這個計劃完美,看向陳六的眼神也越來越滿意。
陳六察覺到了李詠的變化,心裡麵一陣發毛。
“領導,還有件事,我對華陽鎮的具體水塘數量還不清楚,希望縣裡能幫忙統計一下,以便我能更準確地做預算。”
“另外,增氧機並不是所有水塘都適用,小水塘就沒必要安裝,而且電費也不是每家每戶都能接受的。”陳六提出了實際的擔憂,強調增氧機適合較大的水塘使用。
在如今的農村,儘管家家戶戶都通了電,但很多人家並沒有真正使用。對於他們來說,電和那些電器設備更像是裝飾品,因為連基本的燈泡都沒舍得買。
陳六的家庭也是在賺到了一些錢後,才開始享受電力帶來的便利。要是有增氧機就好了,陳六心中默默地想著,但他也不確定這個時代是否已經有了這種設備。
李詠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然後小心翼翼地問道:“你打算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陳六回答說他有兩個想法。第一個是讓農業收購公司出資,從村民們那裡租賃水塘,自己來經營養魚場。
“我們還可以選擇傳統的水產養殖方式。”他繼續說道,“雖然傳統魚塘的畝產量大約是一千斤左右,但不同種類的魚產量會有所差異。”
“我們不僅可以在池塘裡養魚,還能結合飼養家畜、家禽以及種植蔬菜等多方麵的農業活動。”
陳六解釋道,“通過綜合利用自然資源和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後的廢料,我們可以節省能源,保持生態平衡,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李詠聽著陳六的話,眼睛越來越亮。
“那麼,縣組織將協助說服村民,如果他們不願意參與魚塘項目,我們將由農業公司租用這些水塘自行管理。
對於願意參與但沒有資金的村民,我們可以先租賃他們的水塘進行操作,或者直接采用傳統方法,並派遣技術人員提供支持。”
陳六點頭表示同意,但提出了一個條件:“隻要是我們在扶持的項目,收獲的魚必須賣給農業收購公司。
炘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