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討價還價(1 / 2)

陳六精心打扮是有原因的,這次出來談生意,穿得體麵些可以避免被輕視。此外,他還打算順便宣傳一下即將開業的裁縫店,畢竟天水市這麼大,個人推廣一下也不為過。

一位胖乎乎的商人走上前來,滿臉堆笑地問道:“這位老板您好,請問您貴姓?我是齊春生。”

陳六伸出手回應,“免貴姓陳,很高興認識你,齊老板。”

齊春生略感驚訝,隨即與陳六握手。

“陳老板,您想要些什麼呢?我們店裡可能正好有您需要的商品。”

陳六掃了一眼店內,發現隻有自行車和縫紉機,這兩樣對他來說並不感興趣,因為家裡已經有三台縫紉機準備用於新開的裁縫鋪。

然而,齊春生似乎看出了陳六的心思,神秘一笑說:“陳老板,我後麵還有更好的東西,要不要去看看?”

陳六來了興趣,心想這店主還真是會吊人胃口。

“那我們就去看看吧!”

“請這邊走!”齊春生笑容滿麵地招呼道。

陳六三人隨他走進店內,眼前一亮,店後竟藏著一個小小的驚喜:一個彆致的小院。這個布局在小通衢市場中似乎並不罕見,每個店鋪後麵都藏著類似的乾坤。

小院不大,僅有三間房,還有兩位年輕人在忙碌著。看到齊春生帶人進來,其中一位年輕人立刻會意,轉身回去照看店麵。

“陳老板,看看這些貨物如何?”齊春生一邊說,一邊推開一間房的門,側身讓陳六先進去查看。

屋裡擺放著各種熱門商品:收音機、手表,甚至還有嶄新的錄音機,這些都是時下最搶手的商品。

陳六快速掃視了另外兩間房,猜測那裡可能陳列著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等更高端的產品。

不過,此刻陳六的目光被收音機吸引住了。他知道,在老四件(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收音機)仍然炙手可熱的時候,這可是個不錯的商機。

收音機不僅能夠接收新聞、天氣預報,還能播放戲曲和廣播劇,是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重要途徑。

回憶起1979年,陳家村為了能及時了解國家大事,全村集資購買了一台紅燈牌收音機。

到了80年代,隨著經濟體製從計劃轉向市場,雖然城市裡收音機銷售開始放緩,但在縣城和鄉鎮,它們依然是熱銷品。

陳六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打算趁此機會大賺一筆。

至於錄音機,儘管品牌如夏普、三洋和先鋒的產品讓人眼饞,但動輒幾百元的價格顯然不適合縣城的消費水平,對許多人來說,這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牡丹、馬蹄、環球這三個牌子的收音機,您那邊什麼價?”陳六微笑著詢問。

齊春生反問道:“不知道陳老板需要多少呢?”

“每種二十台吧。”陳六答道。

齊春生略顯驚訝地看了一眼陳六,似乎對他如此大批量的采購感到意外。陳六趕緊解釋:“齊老板,彆誤會,我並非專門做這行的。隻是偶然發現這裡有機會,想嘗試一下。”…。。

齊春生聽後,點頭表示理解:“既然老弟有興趣,作為老哥自然要支持你!牡丹749型我們25塊一台給你,馬蹄牌43塊,環球牌722型70塊,你看這樣安排如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